文/周舒

前不久看到一篇报道,讲述的是“街角曙光”流浪乞讨人员外展救助项目的社工及志愿者走上广州街头,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大衣、棉被和冲泡杯面。他们在夜色中工作的照片,让我暖意倍增。我不禁想到自己在美国参与的一次流浪青少年清点行动。

在美国,流浪者在联邦、州际和地区等不同层面都受到各种形式的援助。但无论是在其中的哪一个层面,流浪青少年都是流浪者中一个被忽视的群体。据全美结束流浪联盟估计,美国每年有多达55万青少年曾有过一段时间的流浪经历。造成他们流浪的原因一般与家庭有关,比如他们与家长的矛盾、家庭支持的缺失和家长吸毒、酗酒等。这些青少年往往在流落街头之前就已经受到身体或情感等方面的创伤,而在露宿街头之后更成为高危人群。与他们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吸毒、患精神健康疾病和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的几率都高出许多。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对于“流浪青少年”的定义存在广泛争议,以至于难以确认这类人群的准确数量。

关于流浪青少年人数等资料的严重缺失,给救助流浪青少年群体社工服务的策划和开展加大了难度,而这类群体往往是最需要专业社工服务的。针对这个问题,我所在的休斯敦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联合当地政府,在休斯敦市哈里斯郡开展了一场历时1个月的流浪青少年清点行动。2014年11月,我在完成培训之后,有幸作为志愿者亲身参与了这场名为“YouthCount 2.0!” 的大规模清点行动。

youthcount 2.0

此次行动采用范围较广的包容性定义,清点了13-24岁的无家可归或居无定所的青少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清点对象也包括那些在收容所、街头、汽车、廉价旅馆、空房子等非常规住所过夜的青少年,以及临时借宿亲戚朋友家但却不知下个月自己住哪儿的青少年。他们这类隐形青少年流浪者,在传统的流浪者清点行动中往往是被忽视的。

这次清点行动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和所选取的清点地点,是根据前期对64名流浪青少年开展焦点小组的访谈结果精心设计的。为了更快地找到更多的流浪青少年,我们这群清点调查员被分为3组。第一组前往流浪者收容所,负责对居住在那里的流浪青少年进行清点和问卷调查。第二组,也是我所参与的小组,需要前往针对流浪人群的社区活动中寻找目标群体。我去的是一个漂亮的市区教堂,这个教堂每周六向流浪者提供免费午餐。当时去那里吃饭的人非常多,门口早早就排起了长队,餐厅内熙熙攘攘的很热闹,大家说说笑笑,气氛非常轻松愉悦,所以我寻找调查对象的过程十分顺利。第三组是外展团队,由有经验的专业外展社工领队,到街头巷尾去寻找流浪青少年。为了便于寻找,外展多安排在晚上甚至深夜。冬天夜间温度很低,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这个外展团队工作是最辛苦的。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我们这些调查员的人身安全,警察和有经验的做流浪者服务的社工专门为我们做过安全培训。但实际上,我所接触到的调查对象言谈举止都比较规矩,并没有什么无礼之处。在结束答卷之后,每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都会获得我们所赠送的一张超市购物卡。当然,调查所用的笔记本电脑和购物卡都是用研究经费购买的。另外,我们还特别采用了一个辅助的招募手段,就是请调查对象帮忙介绍他们的流浪朋友也过来回答问卷。他们的朋友会因此得到额外的5美金购物卡。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有效、值得借鉴。

最终,我们完成了位于47个地点的97场清点行动(包括26个收容所、24个社区活动和47场外展的清点)。在那1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共清点了632名流浪青少年,其中有420名流浪青少年接受了我们的问卷调查。这次以研究为导向的社工实践,贯穿着证据为本的科学精神,是一次有意思的学习体验。而这些集中性、系统性的科学调查数据,能为救助流浪者的外展服务提供重要线索,是确定服务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宝贵参考资料。

:作者系美国休斯敦大学社工博士生,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工作》2016年3月上(总第259期)P60“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