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芝麻

talk-2

Changemaker:刘海庆

【编者按】

haiqing

初次见到海庆,正是在中山大学熊德龙活动中心的106室。这个106空间的创始人正忙前忙后,给工作人员交待工作,然后沏好一壶花茶,端到我面前,挠挠头,很腼腆地问我:“要怎么采访呢?我表达能力不好的…”

 

就是这样一个人,是中山大学“爱心助学”协会(简称“爱助) 的灵魂人物,创立了“微乐益公益成长中心”。

 

29号,海庆在他的微博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刚才春晚播放了一段回家主题的公益广告,热泪盈眶,极力掩藏。我在哪里?我属于哪里?嗯,心里一直都知道。新的一年,祝愿所有亲人伙伴朋友:健康,快乐,幸福,圆梦。”

其实,29号那天,海庆早已回到家,和亲爱的爸妈坐在电视前看着一年一度的春晚。

真正让他热泪盈眶的是,他知道他将要辞掉深圳那一份外人看上去还算不错的工作,回到广州,回到他的爱助,他的微乐益,他的教育梦。

 

 

与中大“爱助”协会的结缘

####psu

我一直认为,海庆像一个孩子,从2006年到现在,在公益事业这条路上,无论有过怎么样的彷徨徘徊与迷茫,他始终保有孩子般的勇气与激情。

海庆有着很浓厚的“乡土”气息,不善辞令,更不会高谈阔论,甚至比起很多NGO组织的创立人来说,他可以说得上表现得有点自卑,有点太过于低调。

只有在谈起他与“爱助”协会的结缘的时候,谈起他对教育的看法的时候,他才会神采飞扬。

 

那是上天的安排,海庆是注定要做教育事业的。

 

大一入学时,如同所有未明了自己方向的新生一样,海庆也并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于是,他四处去面试,也四处碰壁,可即便如此,他并没有在意这些失败——也许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他,这不是他真正想要的。因此,没所谓。
psu (2)

然而,当他看到“爱助”《向西》的会刊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眼球。

 

“当时协会宣传很不到位,一直走到了死角的地方,才看到了横幅,是,我就是直接冲着爱助过去!别的什么都没有想。”

 

“爱助”是一个以“让贫瘠的土地上再少一张愁苦的脸儿”为目标的爱心助学协会,通过一群大学生的实地考察,提供更多的资料以便资助者了解贫困学生的实况,从而进行资助,让贫困学生得到资助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双重鼓励。

 

面试的时候,海庆一反常态,在面试官面前极力表现自己,滔滔不绝,自己的激情和强烈的意愿表露无遗,同时,也让他人看到自己的踏实与能力。

 

他说,我很怕被刷掉,我很怕进不了“爱助”,当时,我连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我这么怕。

 

如果不是内心很清楚自己的感觉,腼腆内向的他,怎么会这样热烈地表现自己,怎么会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呢?

 

仿佛冥冥中,在那时候,那双手,就引着海庆走向那片光明。

 

从迷雾中走出来

####psu (1)

从一个“爱助”的普通干事,到协会部长,到负责人,到退任后仍然是灵魂人物,海庆已俨然成为“爱助”的元老级人物。

然而,他也曾迷茫。而且迷茫来得特别快。

 

进入爱助工作以后,他逐渐发现报名学生的资料里面,并非如他所想那样需要帮助。有些学生和自己一样,父母都在外打工,过着清贫但却算不上苦的日子,他们也要帮助吗?“爱助”为什么不把资源放在更需要的人身上?自己做的这件事会有意义有必要吗?

他一次次地质问自己,却一次次没有答案。

似乎坚持下去,只是为了已被选进来的那份责任感了。

这样的疑惑一直都没有消除,直到他亲自下乡。

07年换届的时候,工作踏实认真的海庆当上了“爱助”资料部的部长,负责下乡实地考察的任务。

 

他带着几位队员到四川下乡调查,却惊讶地发现,在这个时代居然有人会因为贫困而每天只能吃两碗饭,早餐都已是奢望,更遑论城里孩子那吃不完的零食了;居然还有传说中的破烂教室和复式班,不同年级在同一个教室上课,那朴素的老师给一个年级讲20分钟后给孩子布置作业,然后再给另一个年级讲20分钟的课,全是因为师资的严重不足;居然有人因为没钱住校、没钱吃食堂,每天长途跋涉家与学校间往返三趟……

 

在这一切视觉和感觉的冲击下,他终于知道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必要,都是有意义的。他终于明白了问题并不出在“爱助”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而是,“爱助”所用的方式是否正确了。

 

此后,他便一直琢磨控制资料质量的问题,思考改变考察的方式,增加学生资料的详细程度,完善学生资料表格,增强联络人(爱助干事),学生与资助者之间的联系,并坚持每年都亲自下乡去,去见孩子们,回来后和孩子们通信,通电话。

 

到后来,这样的场景终于司空见惯,原来当时的冲击只是源于最初的孤陋寡闻。但他说,“所幸我没有麻木。因为它们之所以能够冲击、触动我,都是因为背后的生命”。

 

无论他们的不幸多么常见,对于那个个体来说,也许都是难以逾越的难关。

能让愁苦的脸儿少一张便是一张,每一张,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对海庆来说,这一切, 并非只是付出,在爱助里,他耗费了很大的精力,付出了很多心血,但他收获的远大于付出的。

“在爱助里呆久了会变善良,心会变柔软,非常纯粹,整个人会被净化,相互影响,到最后价值观都会潜移默化发生一些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是非常内在的。”

 

成立微乐益

2010117日,在中山大学康乐园某宿舍楼下,5个公益梦想青年席地而坐,没有书生意气,也没有挥斥方遒,他们正冷静而激情地构筑着一个梦想蓝图。”

 

从爱助到微乐益,海庆思考了很多。

 

他在爱助的这些年中,认识了自我,认识了社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看到了幸福的多元性,行动力发生了改变,能力得到提升,他开始想,怎么样能让更多人获得这种价值。

 

在从06年加入爱助,到2010年这段时间里,实践过程中不缺挫折,不少限制,审视自身,他渐渐也认识了在看待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的视野局限性,能力局限性。

 

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他明白,要想更好地发展公益事业,中国的青年实践能力亟需得到训练和提高。

 

“我们想做一个平台型支持性的组织,希望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认真参与公益,在公益里面反思自己,反思社会。并用行动改变自己,改变社会,让这个社会与自己的理想靠得更近。”

 

是的,这个时代从来都不缺关心社会的人,而是缺少有能力关心社会的人。

 

 

内核与教育相通的微乐益

有人会质疑,微乐益,跟海庆之前热爱的助学教育有关吗?

 

微乐益成立之后,坚定方向与信念,举办宣讲会,举办沙龙,进行“益行者青年成长计划”培训,举办沙龙等,推出106空间,让更多的NGO组织能在这里举办活动,不断完善自己。

 

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呢?

为什么要关心乡村教育,儿童教育,因为教育能让我们看见一个国家的未来。

而微乐益的信念便正是:“今日青年之状态决定着明日社会之面貌。”

 

四年助学经历中的无力感让海庆更多地去反思农村问题乃至各种社会问题更为深层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然而他很快便意识到这绝不是个人或一个“爱助”所能解决的。

 

大学生是知识精英,是每一个社会的希望所在。今日中国之学生,便是他日中国之中流砥柱。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体力量群体,若其能心怀社会公益,那么公益便会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很多问题也就更有希望得到更高层面的解决。

 

微乐益给年轻人提供对话的空间,让这个场所去承载这些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对话,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之间互相启迪启发,让更多可能发生。

这岂不是教育?

所以,他从未走远。他一直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他并没有走着走着便忘记了自己是为什么而出发。

这在今日之中国,弥足珍贵。

 

工作中思绪万千

2012年研究生毕业的海庆选择了去一家 依托淘宝平台的服饰企业。

 

他觉得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追寻他的梦想,而且经济条件也是他必须要考虑的。他想,在职场拼搏几年后,无论是经济实力,人脉资源,管理方法各方面都会有很大提高,那时再去回归自己的梦。

 

我想,这是一个他喜欢的工作团队,至少,他不会讨厌。

那是一家他能够用一封邮件向老板阐明辞职理由的企业,

那是一家他能够春节后第一天辞职,第二天就能离职的企业,

那是一家老板会跟他说“大富大贵不意味着成功。成功的人至少有两个方面,高尚的,和有灵魂的” 的企业。

海庆说,他很喜欢这家公司。

 

可是,在这家公司的七个月里面,他内心相当煎熬。

入职之初,他被分在客服部,服务客户,这很符合海庆的特质,有服务对象,看到他人的成长,协助客服部设计培训课程…这一切,让他想要沉下心去,按着原来的步伐走,做到高层经理,再深造,再回归扎根乡村教育。

 

而后来他在商品部轮岗,发现这需要耗费巨大精力学习服装行业专业知识。

 

他敏感地意识到自己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潜意识觉得自己把精力只应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在往后的工作中,他有了懈怠,开始不会全力以赴。他害怕自己的这种状态,强迫着自己继续下去,到最后只会消耗了自己,压抑了自己,甚至,废了自己。

 

另一方面,他依然是微乐益的总负责人,每个月,他都往返于广州与深圳之间,心被分成了何止两半。

 

于是,思想不断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中。那是一段痛苦煎熬的时间。

他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在爱助,还是在微乐益,本质上都是在做关心人的,支持人的东西。

NGO的行业里面分了好多种,他当然也知道环保,知道反歧视,也清楚这些不同的方面同样重要,可是还是他自己的敏感之处,还是教育。

始终是教育。

 

他很清晰地记得,汶川大地震时候,因为一些现实的原因,他不能亲自到现场去做志愿者,很沮丧,心里很憋气,只能干看,有着深深的无能为力的无奈感。到后来回家就去了很多地方, 北川,绵竹都去过,只是为了去看看。考研之后,再去汶川,映秀,做科学调研。似乎这样做就是要了结一份心事,做一份补偿。

 

他很清楚地知道,教育这项事业,和乡村的孩子们,始终在自己的心中,始终牵动着自己的心神。

 

他很幸福地回忆,每年下乡回来,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跟从家里回来感觉是一样的。家是他的避风港湾,回到家就有一个喘息的机会,让自己在大都市浮躁的内心都平静下来。不回家,不下乡,第二年就会特别累,整个人都没有力量。

 

他很清楚,不是因为这家企业在做商业,所以他才离开, 而是因为,自己想要做的是教育。不是商业与公益的区别,而是,要专注教育,就只是教育。

 

难以违抗的内心

就在这样的挣扎下,他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魂牵梦绕,理想和现实。”

然后,毅然辞职。他要“回家”。

他说,这是他26年多以来,第一次挣脱主流价值观的约束,完全回归内心的选择。

作为一个中大岭南学院毕业的研究生,他放弃了一条相对好走的路,一条别人眼中铺满鲜花的路。

作为一个家境清贫的孩子,他勇敢放弃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节奏。回到广州,选择一份薪酬一般的教育行业的工作,然后准备申请教育方向的博士。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更好地用到教育事业上。

 

心意如此强烈,怎么敢忽略。

更何况,这是一个如小孩般执着的人,又如何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呢?

就像孩子迷路了一样,海庆兜了一圈,所幸的是,他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他说:“一辈子,一件事。”

他早已决定,要把这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追梦的路上没有借口 

多少中国的大学生,在校的时候急于兼职,实习,毕业了忙于找工作,供房供车,过于匆忙。而他们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想做的,是什么?

这个时候,总会有着五花八门的借口,“我要照顾家庭”、“我要照顾爸妈”、“我要挑起生活的重担”、“有钱了以后再谈梦想”……种种种种。

 

在电影《革命之路》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你以为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敢,其实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更需要勇气。”

 

与其说冠冕堂皇地说自己负责任,还不如承认自己怯于追梦的懒惰与懦弱。

 

与几乎所有人一样,海庆也有自己的父母需要考虑。同样出自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出外打工,勤勤恳恳地供家里的这个独子上大学,读研。当然也会如同其他父母一样望子成龙,功成名就了。

 

可是如果你问父母,孩子真正的幸福快乐,和财富之间,他们会选择哪一个。

我想,在严肃的考虑过后,大多数的父母都会给出同样的答案。

 

春节回家,这个别人眼中中大毕业的“高材生”,师弟师妹眼中的“老大”,老板眼中的“潜力股”,认真、恳切、谦逊地站在双亲面前,将自己半年多以来的情况,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痛苦挣扎,向他们娓娓道来。

 

“我告诉他们,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老板不错,待遇不错,我认同公司的理念,对个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是,我的心思完全不在这里。从毕业找工作开始,我心里一直牵挂着微乐益,进了公司以后,我一直在思考教育的问题,我根本无法沉下心来工作……”

 

就如同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的父母接受孩子的“出柜”,不愿意强迫孩子做不开心的事一样,海庆的父母也不愿意他如此压抑。何况,这是他人生道路的选择。于是他们让他放手去做他喜欢的事情,不必牵挂家里。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衣锦还乡,给父母带去多大的荣光才是孝顺,他们才会开心。于是我们疲于奔命,追求物质效益的最大化,二三十年后,又叹一句,“哎,如果当时不是家里穷,我就……”。

 

原来一切都是借口。父母最在乎的,只不过是你过得好不好,幸福与否。

也许主观的臆断,才真正辜负了父母心呀?

但是海庆还很幸运的一点是,他有一个很支持他的女友。

她说:“你想做什么赶紧做,开心就好。”

沟通过后终会理解,真正爱你的人从不强迫你,无论是父母,抑或你身边的那位伴侣。

我们是不是,应该留给梦想一点时间,去让自己无怨无悔?

 

结语

回顾自己过往的经历,海庆不无感慨地说:“进入大学,参与公益,在行动中反思,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内在还有一个自我,还有一种声音。循着这个声音,我努力去感受更加完整的自我,努力成为自己。对我而言,这将是贯穿我一生的修行。我在自己的道路选择上绕了一个大弯,最后我明白: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才肯真正付出全力去成全自己,释放潜能,内心踏实平和。”

 

对于那些正在做青年公益的,那些还在张望的,那些犹豫不前的,他说:“我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追随内心,让行动创造价值!”

 

行动,胜于一切言语。Action! To be a change ma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