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露(CAPE创始人)

端午节的北京依然充满着“暖意”,趁节假日小憩,便打开几周前辣椒发来的CAPE Meetup 2013年度总结报告,而就在两个月前,我才在深圳,广州,上海,长沙,济南等地与各地的CAPE小伙伴及合作伙伴进行了见面沟通及交流,似乎每次工作出差,顺便见Caper是我日程的必选事项之一,也变成了我独特的旅行方式。

时间过的的确很快,就如在深圳和CAPE深圳团队聊天时说的,一年就见那么一次,上一次我们见面是在去年的秋天,而那个时候他们也仅仅才加入 CAPE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不久前的见面也从上一次的四人变成了六人,而就在过去的这快一年的时间里,他们保持着一月一次的Meetup活动频率,还与本地各个领域社群进行了跨界的合作及交流,同时还与香港地区青年社区建立连接,积极培育并推动华南地区的青年社区发展,帮助初创项目的个人和团队,连接相关资源。六一刚刚结束的大象保护CAPE分享会第一站就在深圳。

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全都拥有自己专职的且非常忙碌的工作,他们通过业余时间参与活动策划,构建本地活跃青年圈子,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点点创造一些改变。他们告诉我,因为做了CAPE,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认识了更多有趣的朋友,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热爱这个城市,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美好。

这一切故事的发生,都源于CAPE去年发布的一个公开招募贴。CAPE希望找到愿意推动本地青年社区建设的小伙伴,寻找乐意参与主导行动并支持CAPE社区小伙伴本地化行动的Local Caper Director.而在深圳的大雄和Arlu就是第一批通过申请的Local Caper,这一做就是一年。当然除了深圳的两位Local Caper申请以外,我们还收到了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杭州,广州,太原,西安,成都,香港等地小伙伴的申请,透过申请表,我们看见的是青年的热情与渴望,看见的是寻求改变的动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主动走出这一步去尝试创造改变。没有成败和对错,就是荷尔蒙有些躁动。

 

LCD 计划的缘起

起初推出Local Caper Director计划,是源于CAPE Meetup项目的快速发展,很多小伙伴在不同的城市发起CAPE Meetup,需要自己联络本地化场地及其他相关事务,事实上他们去到新的城市并没有太充足的时间去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同时因为部分城市发起的CAPE Meetup频次越来越多,我们琢磨着是否可以找到本地化的CAPE支持者,在协助其他城市小伙伴在本地组织开展活动以外,也在每次活动过后,积累本地化的场地资源,维护本地参与者的社群关系,最重要的是他长期居住在这个城市且渴望推动并丰富个人及本地青年的文化生活,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青年文化氛围及青年社区建设。

Local Caper Dirctor的几个方面的职责

·协助外地来本地小伙伴组织CAPE Meetup主题交流活动及CAPE合作伙伴活动;
·策划本地青年文化活动,或者协助本地化伙伴发起主题CAPE Meetup;
· 积极联络本地社群及各个领域相关青年组织,维护CAPE与本地青年的社群关系。

LCD 系统价值梳理:

· 帮助外来小伙伴或者合作伙伴组织,更加低成本且高效的开展本地化主题交流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和联络,聚焦活动及分享内容的准备;

· 依托CAPE社群影响力及合作伙伴资源网络,可以为本地化青年带来更加丰富的青年文化活动内容,也容易快速积累本地化社群关系,通过持续性的活动组织,可以帮助Local Caper Director快速获得社会关注及声誉;

· 本地化基础设施的构建,CAPE可以反向为更多渴望进入二线,三线城市的优质社会实践项目,公益组织,初创型新兴公司等提供协助,加速他们拓展的速度和能力,极大降低成本,青年透过CAPE也可以更加便捷的触及相关社会资源。

这是理想的设想,这也是没有被验证过的设想,但不管怎样,我们依然认为,这是值得去推动的社会实验。虽然这个过程会有很多不曾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也有不可控的种种实际情况,试了总归是有收获的。因为这个尝试让我们更加坚信这种构建于信念和价值认同的新型社会化人际网络的重要价值。这个尝试过程间接促成了今年春节十五个城市的返乡青年行动,影响力投资,田野调查,中国走出去以及最近象牙保护分享会议题的实际落地推动。

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实验,我想终于到我回望与反思的时候了,姑且提笔,还望拍砖,从我们实际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发现和大家分享及交流,尤其分享给真正参与到CAPE本地化实践行动及策划活动的小伙伴们,你们可以看见我们最初的运作模式及思考过程。

 

云端支持+本地化实践的模式探索

云端支持,这是支撑CAPE运转的核心力量,他们是分散于世界各地的青年小伙伴,他们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和专业技能,面向CAPE社区成员提供各方面的协助与支持,而最为明显和成熟的服务当属CAPE Meetup支持团队,我们逐渐形成了围绕活动顾问,文案策划,海报设计,报道整理,内容编辑的多人协作团队,基于CAPE Meetup标准作业流程工具包及经验梳理,可以快速响应青年本地化活动组织和召集的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里,CAPE Meetup云端支持团队先后协助小伙伴在50多个城市发起了100多场次的落地活动,当然这100多场次的活动包含个体召集,组织合作,以及CAPE本地化团队的自主计划性活动策划,尤其是西安,深圳,香港,新加坡地区小伙伴的持续推动。基于云端支持团队的专业化支持,以及围绕Local Caper Director为主导的本地化团队,共同让这些活动实现了落地。这里除了CAPE各地的热心Caper们的帮忙,还有各种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在此感谢你们。

然而,申请成为Local Caper Director却一次活动都没有组织的小伙伴也大有人在,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CAPE团队自己还没有想明白,如何在没有运作好核心业务(内容+活动)的同时去开辟一个从未尝试过的领域(城市分支),不过同时要感谢大家一开始的积极响应,支持我们这场不确定的群体实验(由个体参与推动本地化青年社区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寄希望于没有经过培训过的新手(Local Caper们),没有人知道结果,也没有人知道怎么做,因为一切都是新的,仅仅为了美好的畅想。

就如一句段子:“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LCD 运营系统的问题和挑战

理想终究还是需要归于现实的。在多次的尝试实践后,有的小伙伴越做越有感觉,也不再孤单奋战,从一个人聚集到一小搓人;有的小伙伴,卡在了第一次活动的组织上,纠结于本地化资源的匮乏,而止;还有一部分小伙伴,因为学业压力,毕业工作,迁离本地等种种原因,使得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不管怎样,依然有那么一搓人还在继续坚持着他们最原始的初衷:从自己出发,行动创造改变,改变自己,改变这座城的青年交流方式和氛围,改善这个城市的青年发展空间,相互启发,推动大家帮大家的氛围。我们看见了深圳,西安,香港地区小伙伴的持续行动和率先努力,还有新加坡等地区小伙伴的海外摸索。

 

虽然不是我全程的参与与推动,依然可以透过观察发现一些之所以无法推行下去的端倪:

Local Caper Director原因

  • 个人能力和经验不足(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 参与目的不清晰(个人发展vs社区发展,凑热闹);
  • 缺乏远景规划及执行能力(依赖CAPE指派任务及支持,而非个人主导和资源整合推动);
  • 角色定位不清,导致无从工作(从属于CAPE,还是借助CAPE发展,伙伴关系);

 

CAPE自身原因

  • 缺乏对LCD持续性的培训指导(CAPE组织理念及相关专业化培训);
  • 缺少对LCD的长效及有效的互动沟通(CAPE与LCD之间;LCD与LCD之间);
  • 对LCD的角色边界不清晰(LCD是属于CAPE的城市分支,还是属于有限授权个体);
  • 缺乏评价体系,没有约束机制及退出机制(不合适的LCD选择自动退出,但是也缺乏必要的正常退出流程和程序);
  • 缺乏明确的LCD协调和沟通负责人(缺乏具体的负责人,持续推动LCD团队建设,也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
  • 外部原因:LCD所在城市青年文化氛围薄弱,缺乏群众基础。

 

我们开放我们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也开放我们的经验和平台,我们欢迎所有人和我们一起来探索更适合的青年发展自组织互助服务模式。

 

全新的实验,社会化城市协作网络

过去一年的实践里面,我们意识到分散的、缺乏统一识别的青年组织,对于青年来说,了解和沟通成本是非常高的,包括青年组织自身的宣传成本也非常高,实际上各个组织之间,某种意义上,也是信息孤岛。在没有一种支持性的网络来重点推动这种互联的话,这种状况就很难突破,然后各类项目,也很容易陷入低水平徘徊的状况。

我们希望推出开放的倡议计划和行动框架,通过开放品牌授权及跨界合作的方式,加速青年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组织间的合作。我们将积极和各类机构和活动之间建立紧密的互动合作关系,我们同时支持更多组织把活动做的更好,让青年更加便捷的获取相关活动资讯及机会,进而促进本地积极行动者更加有效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本地社区建设。

一个开放、包容、进取的社区和社会,必然需要一群视野开阔并热心当地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人来建设。

问题归问题,我们依然发现这并非不可解决的难题,我们从成功的团队和组织吸取经验,我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推动新一轮的实验计划,与上一次分散式的广撒网,在新一轮的实验我们会重点从几个城市开始,找出真正关注这个城市青年发展空间探索的伙伴,我们会结合本地化团队的支持他们持续化的本地化行动实验,也和他们一起探索本地化与全球化连接的更多可能性,立足本地,以青年发展服务为中心,一起探索我们共同的未来。

6月13日,CAPE就三周年了,是我们开启新的实验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