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观察中国民间环保进程——《青年环境评论》创始人霍伟亚专访
文/杜莎
正如Robert Frost的那首诗《未选择的路》所写的“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霍伟亚就是走“另一条路”的人,从大学环保社团,到环境媒体;从独立杂志的主编,再到公共空间的创办,他一直将自己视为一个保持姿态、单枪匹马的公益人、媒体人,遇到不对的事情就要大声说出来,在反思中前行,积极做出改变。
食品工程专业的霍伟亚还未毕业就进入一家国际非营利媒体机构——“中外对话”工作,主要关注中国环境问题,对于刚离开学校的人来说,薪水还不错,生活安逸。不过工作了两三年,他却感到心里总是缺少了一种求知的动力和热情。霍伟亚在博客里曾经谈到:“人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标准里、眼光下、赞许里、讽刺下,发乎心,无愧于心就行了。”在他眼里,中国的草根环保NGO对他来说更是一种由心生、由内起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工作三年后,他决定辞职,投入全部精力来创办一本关注中国民间环保进程的独立杂志——《青年环境评论》,以媒体的角度来观察、记录和反思中国民间环保NGO的故事,“在反思中前行”也是这本杂志的宣传语。
目前,《青年环境评论》已经发布到了第5期,踏实的内容,简朴的装订,十分接地气,虽然只是在环保和公益圈子里散发,但通过网站、微博和微信的传播,还是逐渐积攒了不少关注度。而霍伟亚觉得,书本和文章都是领域内的传播,国内的环保公益人其实更需要面向公众,可以先从跨界交流开始。他就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于2013年初在北京开办了一个以环保公益为主题的公共空间——鸿芷空间。现在的鸿芷空间,越来越热闹,每周都会有数场活动,每次都是人头济济。在霍伟亚看来,这个100多平米的地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共空间,而是“环保公益人的聚集地、环保与其他领域的跨界交流空间”。
一路走来,有很多选择和困惑,但也多了几分坚定。现在的霍伟亚,通过《青年环境评论》和鸿芷空间这两个平台里,继续着他的公益环保践行。而在我眼里,这位环保领域的榜样,正认真地走着每一段路,将思想汇聚,又分享甘贻。本次采访是在温馨的鸿芷空间进行的,对于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他娓娓道来。霍伟亚是个爱书之人,满满一墙壁的书籍,也见证了他的另一种沉淀的状态,那就是一个安静的读者。“山顶独立,海底自行”,生命中的珍宝,应该是潜藏在心底深处的。我似乎也明白了他何来的勇气去直面生活中的选择。
而《青年环境评论》与鸿芷空间,在这大千世界虽然是绵力,却让人们有别的角度来思考可以多做一点什么。对于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的敬畏,细流汇成大川,终会改变世界。
Q:你学生时代最初的环保之缘是什么呢?
我大学时期参加了一些环保活动,主要是基GREENDAY社团,它是一个1996年就成立的大学生环保社团。因此有机会参与及组织各类环保主题讲座、纪录片放映等活动,开始逐渐了解中国公益环保组织的故事。以及后来还在绿色和平当过志愿者。
Q:在绿色和平的志愿者经历是什么样的?
2006到2007年,那时候参与的是绿色和平的电子垃圾项目,期间有机会去广东贵屿镇。当地的电子垃圾问题很严重,媒体曝光度比较高,对外人比较排斥,所以我们十几个人分成小组,以学生做寒假社会调研的身份,亲自去当地的几个村子看情况,进行调研。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入接触实际环境问题:当地的水被污染,环境被破坏,有很多来自安徽、四川的农民工,他们的孩子也暴露在危险的垃圾场内。前一段时间,我和当初的一个朋友又查看了广东另一个有电子垃圾拆解的地方,当时,我们还得开着车,因为必须保证在必要的时候能随时逃跑,也觉得挺感慨的。
Q:你为什么要从“中外对话”辞职去做一份杂志?
我2007年开始在“中外对话”工作,很滋润,待遇不错。我身边那些公益青年生活都很艰难。但是,后来我觉得这就像一个保护罩,给你待遇、工资,十分安稳,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是没有一个进化的空间,屏蔽掉了外界的挑战,很多现实无法面对。我就离开了,自己出来做独立媒体。
“中外对话”的工作就是媒体工作,它并不是只关注环保公益,而是更加偏向关注各个环境议题。在就职的这三年半的时间里,我也对“如何做非营利媒体”有了一个认识和积累。其实当时并没有“独立杂志”这个概念,而是跟个人特点有关系吧,我是希望自己的思考能让别人看到。另外,它的关注焦点是环保公益,这也是我想做的。所以,算是出于对民间环保或者叫环保公益的认同和兴趣,我想以独立的视角来做一个媒体。
Q:为什么是纸媒杂志?
主要是因为我想做民间环保行动的反思和评论,做一些严肃的,有深度的东西,所以更好的呈现方式是纸版载体,不是博客,不是数字化的。当然,这个观念现在也发生了会变化。以前我是先组织文章,设计、印刷、发行,再把部分文章传到网上去。但是现在改变了顺序,是先有了文章,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积累到一定量,再汇总到纸版杂志上。也算是做杂志以来不断摸索出来的更好的方法。
Q:最初创办杂志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因为在中外对话工作的缘由,我也认识了很多NGO和环保领域的朋友。创办这份杂志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是全职在做,其他朋友会帮忙,一起交流、撰文、提建议等。创刊是从2010年11月开始准备,前前后后花了3个月的时间,试刊发行了1000册,然后通过环保组织的圈子和朋友,以邮寄、快递发出去的。当然,这个期间我也申请了一部分资金,是来自GGF(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的2000美元,大概1万多块钱人民币。主要支出是印刷和设计费用,设计是请一个学生帮忙设计的。创刊里的文章,我有写,也请朋友来写,大部分是我把其他文章,或者一些讲座的文字稿整理编辑出来。
可能不同于刚毕业的人,我能会找到一些能帮助我的朋友,同时也有一些资金筹集的渠道。如果说困难,还是在于想不清楚我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子,包括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刚开始我不会做项目,也没有时间观念,没钱就自己掏钱,所以会越做越穷。
Q:你周围的朋友和家人支持吗?
对于家人,只要我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也不会太管我。可能当时我的老板对我的离开不太理解,但对后来的工作也支持。周边朋友可能觉得我的工作不错,有国际背景,何必辞职。但是你如果沟通清楚,告诉他们你想做什么事情,你遇到的瓶颈是什么,他们也会理解。当时工作积蓄了一点资金,辞职之后有半年就靠这个生活。
现在想想,当初我还是不成熟,新的事情没有想明白,就辞职出来了,有点意气行事吧。
Q:现在的《青年环境评论》发展的怎么样?
目前已经做了5期,当时想要做季刊,但是没有做到,现在是不定期的。之所以慢,是有一个完美主义的想法,想要原创,也要文章有分量,其实挺难的。现在的主题是大体都是环境方面的,也有一些文章,会偏向文化、个人感受内容安排会注意不同主题文章的比例和节奏。
现在,我一个人是全职,有一个兼职人员,还有6、7个志愿者。当时试刊之后成立了一个编委会,也有顾问,但是去年我把编委会解散了,运作的不是很好,都荒废了。很多时候,我觉得实际上自己没想清楚这个事情,就把朋友们都拉来,运营规则没想清楚,大家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还是等想清楚了再重新组织吧。
Q:对于《青年环境评论》未来的设想和规划?
在中国社会中的位置,它就是一个自媒体、非营利媒体。80年代有地下杂志的说法,《青年环境评论》也类似,没有刊号,就是一群人行动的记录和思考。未来它还是要做环保人这个社会群体的记录和反思,具体形式上可能还需要一步一步尝试,比如现在更多是通过网络文章先出来,多利用微信、微博传播等等。其实还缺乏一个系统的运营方式。
Q:那后来为什么又想做鸿芷空间?
之前做杂志,主要是做环保公益领域内的记录、反思。但这个领域的公众认知度不高,所以想通过一种方式把环保领域与其他领域连接起来,当这种连接多了后,社会对环保领域的认知也会提高。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空间,让不同领域跨界交流。2012年下半年,我申请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资金资助。2013年3月份鸿芷空间对外开放。首先算是一个环保公益人的聚集地,然后是不同领域的跨界交流空间。我本身认识很多环保公益界的朋友,大家都可以在这里见面聊天。然后其他领域的一些人会来,因而会产生一些互动和碰撞。
Q: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其实出发点就是为一群理想主义者打造的交流空间。因此就用了“鸿鹄之志”和“岸芷汀兰”来取的名字。Logo也是设计成为了一只天鹅的样子。
Q:空间的特点是什么?
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地理位置不错,环保公益主题,在场地的内部设置上,是完全按照咖啡馆来做的,我们自己设计和布置,还聘请了专业的咖啡师,各类饮品都有。每周都会有至少两场活动,有一次是一周七天都有活动,就会很累,后来就没这么高频率了。现阶段会有一些收入,但也不是很多,还是做不到收支相平。
Q:这边的活动主要你来负责筹划吗?
主要是我来负责接洽,会有很多人来主动沟通场地的使用。最多容纳30人吧,再多了就呆不下了,空间有限,现在这个弊端越来越明显。平时会有很多环保公益领域的朋友们来这里聊天、工作、办活动。
Q:这几年还寻求了哪些资金资助的机会?
过去两年申请的资金支持,有一些是来自GGF(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大概前后总共2万多美元,也申请了SEE基金会的一笔资金,鸿芷空间的资助是来自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Q:你当时怎么做职业选择的?
在这个社会里,我们会面临各种选择,各种诱惑和期待。当初就觉得大学里的教育制度太死板,缺少自由的氛围。我的职业选择其实没有想太多,当时没毕业就到中外对话工作了,是因为朋友推荐给我这个机会,同时觉得做杂志、环境这两方面,我都很感兴趣,我就去工作了。包括后来的《青年环境评论》,我也没想太多。
有一个启发,是当初学校里的一个环保讲座,谈到三个人的故事:黄万里、梁思成和马寅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规划的时候,只有黄万里一个人反对,他说自己“只会讲真话”。梁思成对于北京城的城市规划和马寅初的人口论,都是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三个人的故事让我很受触动,对于主讲人来说,这也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了。
现在经常思考,我们是按照别人的期待做事情,还是听从自己的声音?其实现实中很多人都跟着主流走,但是内心并不是真的舒服。当人面对权威,面对反对,还敢不敢自己做决定,可能会影响他未来的人生道路。
对于我来说,别人的期待对我没有用。就像那句话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及时总结经验,并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对于权威和外界的期待,我们要直面它。认真想清楚自己要做的选择。有个书名可以解释这种状态:直视骄阳。
Q:相比5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心态方面有哪些变化吗?
当时我就是很懵懂,想的没那么多,刚刚工作的时候,就是认真上班,下班回家吃西瓜的状态,有工作有生活,比较放松。而现在来说就是想的很多,有很多压力、烦恼,更需要调整心态。同时,还会有各种纠结,局面更加复杂,考虑的事儿也多。比如,我要一直想事情,想这个路怎么走,得往哪儿走。未来的改变,我是希望将来能够找一个新的地方运营鸿芷空间,实现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而且也不用我盯着。
Q:除了杂志,空间,还有其他项目的事情吗?
现在也在帮个别机构做一些咨询性质的事情,算是发挥自己的特长
(该文首发于“中国三明治”,经作者同意转载至CAPE)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12/huo-wei-ya-and-the-green-youther/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