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电脑没电没网,没有U盘。有点不舒服,在office里面无所事事的感觉好痛苦。终于明白EP说开始去到没有事情做的那种感觉一点都不好。你放不下去旅游。在这个小乡村里面也像被阻隔了一样,看不到外面。

之前去Day care center发现自己并教不了小孩太多东西。我不确定我教的东西他们是不是需要。正如kristina说的,觉得自己在哪里并不是很useful.就是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那种感觉真的好难过。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不是问题,重点是那种无力感。觉得自己超级渺小的,不知道自己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Moses和我聊天,说,尽力而为就好了,其他的就let it go!他这样说了,我就有点舒心,那种压力感就少了一些。

中午回来,继续无所事事,听到其他人说英语超级流利然后我根本插不上话,那种感觉真的很孤独。她们并没有要孤立我的意思,但是是我客观的条件让我变得不愿意和她们交流,是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了。但是我知道这种感觉只是很短。

各种很复杂的感觉让我觉得好难过。于是我想出去透透气。出去NGO的外面看了一下。刚好出来的时候一个带着很好看的红色耳环的女人走过来,我给了她一个拥抱。她很紧地搂住我,那种感觉,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存在着的。很奇怪啊,为什么一个陌生人抱住我我就就觉得自己是存在了呢。我的存在感原来是这样来的啊?我觉得那不是出于礼貌打招呼,那个拥抱。

我尝试着用当地的语言和她聊起来,斯瓦西里语swahili。我只会一点点,然后她很友善地纠正我的发音。她身上有一种能量,给我感觉到了很暖很正面的能量。于是我们就慢慢聊天聊起来了。她原来不是来这个NGO学习东西的HIV妇女,而是这里教大家做手工艺品和缝纫的老师。她自己编织的帽子很自然很好看。她的耳环非常简单,红色的圈圈。干净利落带上一种正能量。看得出虽然她不是有钱人,但是对自己的打扮要求挺高的,普普通通的衣服但是很整齐很干净。她还提着一个袋子,里面是那种树皮之类的东西,她需要用这些东西来编织帽子,所以在收集。她会设计很多东西。

看着她手中那件绣着肯尼亚Kenya的衣服,我忍不住摸了摸。的确,中国已经是那种已经不需要手工生产的社会,我们可以用机器大批量生产质量很好的东西。曾经我觉得这些手工艺品在中国的市场很有限,哪怕在肯尼亚也是,因为中国的产品质量比肯尼亚产的质量更加好,因为机器大量生产,所以价格也更加低。所以我对这些手工艺品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但是手中的衣服,那些绣上去的珠,有种跳动的能量。让我感受到这些东西,不是说用钱来衡量,而是她们对生活的一种期盼,通过销售这些得到生活费。这些是她们能够做的东西,是她们活下去的经济支柱。同时那种设计,充满了创意,虽然不是大师,但是朴素之中透露着智慧,对生活的期盼和热爱。

她固定来这里教大家东西因为她很喜欢大家,很喜欢这里,而且她要很努力很努力地干活,因为她的女儿要上学。的确没有钱,这里就接受不到好的教育。她说起自己的女儿,伊莉莎白,一脸的骄傲,小宝宝的数学很棒,那么多人当中是第一。哈哈。宝宝是她最大的动力。我看到她眼神里面温柔中有一团火。不算很烈,但是是燃起了就不会熄灭的火!

她才27岁。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她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而且很老。她一个人拉扯着宝宝,她说I am alone with my baby.我不敢问下去,她的丈夫在哪里。或许或许或许。。。我也禁止自己想下去。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姐姐和哥哥都有幸上了大学,最后家里没有钱了,所以她没有机会上学。不过她没有放弃,她一直在学习着设计,来谋生。在中国,或许就是不能上大学然后上了技校的一样,有这样的技术,真的是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还有她将这些东西share给更多的人的时候,她的价值会放大。她很虔诚。她说希望我还一直可以记住她,她会一直帮我和她的宝宝祈祷。她pray,每天都在感恩和祈祷。精神上的富足。她对生活充满了感谢。

和她聊天,陪着她走一段路,踏过尘土飞扬的凹凸不平的路,听着她坎坷的经历。但是她的信仰和对生活的热情,希望把这些人生的坑坑都填满了,她的人生就变得平顺的一条路,踏上去变得很舒服。和她一起走的人也能够感受到很舒服。

她说很喜欢中国,希望有一天可以来到中国。我也很想在中国见到她,如果我有机会再次来肯尼亚,一定要看看她长大的宝宝,那一定是一个很棒的孩子。看着她黑黑的皮肤,阳光照在上面是多么好看。她的眼睛渐渐变红。泪水就缓缓地留下来。那种感觉很奇妙。在异国,好像第一次和人这么深入地聊天,去了解他人的生活。这个地球的这片土地,有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一些故事。

会再见的。Muth~~

PS:教育能够改变人。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如今的中国,知识虽然重要,但是很可能达不到改变命运的高度。寒门子弟上好的学校的几率比八十年代的时候低,现在教育公平的问题更加严峻。马太效应在社会越来越显著,让人觉得心痛。一方面我们要拼命努力,因为一环扣一环,感觉每一环都输不起。

本文链接:http:// hicape.com/2011/08/sandy-muth/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珊迪爱莫莫,近期将会开始和大家进行交流。

阅读更多Sandy在肯尼亚的经历:双足丈量大地–Sandy在肯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