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组活动中的“多样性”意识
文/周舒
在美国,“多样性”(diversity)是社工界的一个热点。美国社工协会(NASW)的道德规范中明确表示,社工应接受多样性教育,并寻求对社会多样性的理解,做到尊重不同种族、民族起源、肤色、性别、性取向、年龄、婚恋状况、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同时,社工也有责任和义务向其他人推广尊重社会多样性的意识和方式。在美国的小组活动中,也能看到对“多样性”意识的培养。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个笔者带领过的此类小组活动。
这个小组活动名为“走近走远”,活动目标是促使参与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和相似之处,整个过程仅需10到15分钟。活动的适用人群很广,从中学生到成年人都适用。活动不需要提前准备任何材料,所以几乎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尤其适合新成立的小组。
活动流程如下:首先,确定两名游戏参与者,请他们背对背站立。然后,请其他组员作为观众,说出这两名参与者之间的不同点。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会将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远。在这个游戏中也如此,每当一个不同点被观众指出的时候,两名参与者就要各自向前一步,渐行渐远。当两名参与者走到活动空间的尽头时,再让他们转身面对面站立。这时,请其他组员说出这两人之间的相同点。每指出一个相同点,两人就同时向对方走近一步,直至最终走到一起。
游戏结束后,社工带领全体组员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想想两名游戏参与者被组员指出的那些不同之处当中,有多少是能明显看出的的,比如性别、身材、发色、衣着等。第二,组员发现的相似点是什么。参与者的一些表面生理特征是容易看出来的,但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是组员用肉眼一时无法观察到的。比如,也许两名游戏参与者平时都乐于助人,或者都喜欢打篮球。可是,不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和了解,其他组员对此无从得知。第三,引导小组集体讨论组员们具备不同点和相同点的重要性,以及接受和欢迎所有成员进入小组的重要性和方式。在讨论过程中,不仅可以询问旁观者的想法,还可以了解两名游戏参与者的感受,从而得到不同角度的分享。
笔者是带领一群初中生进行这个小组活动的。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名参与的学生表示,被他人指出不同(如个子矮些、戴眼镜等)的时候,感觉自己很蠢,好像做了什么不该做的错事或者傻事。另一名参与的学生则羞涩地表示,自己的头发天生就是大波浪,显得和身边大多数男生不一样。加上自己留的是长发,一直被别人嘲笑像女孩子,心里很难过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感受,正是很多服务对象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虽然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有的拼命摆脱这些差异性,努力变得“合群”;有的虽然选择了坚持自我,却要长期承受来自外界的议论和压力,因为自己的这些“不同”而感到惶恐、迷茫、挣扎。
在中国的社工教育和实践中,对多样性或有提及,但远算不上一个重点或热门议题。美国作为移民国家,全国各地的人肤色各异、说着各种语言,甚至过着不同的节日,差异性极为明显。中国虽不像美国种族差异如此明显,但我们在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家庭观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和多样化选择。因此,我们也同样需要发现、理解和尊重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从社工实践来讲,当外地社工学生到广东等粤语地区工作时,是否需要学会尊重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克服交流和思维的障碍?初出茅庐的单身社工,被安排去服务孩子的家长或老年人,是否需要尊重婚恋状况或年龄的多样性、跨越所谓的代沟?面对这些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社工的适应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从课堂和实习中得到专业化、持续性的多样性教育,这样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好应对社会多样性的充分准备。
注:作者系美国休斯敦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生,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工作》2016年6月上(总第268期)P57“视野” ,编辑:汪昊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6/07/diversity-in-american-group-activities/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