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封来自斐济的信

此刻我在uprising beach resort (起义海滩度假村)坐在吧台喝果酒,其他人有的在打桌球,有的在聊天,你在就好了,真的。真希望下次出行无论什么目的都能跟你在一起体验、分享。好多美妙瞬间无法第一时间告诉你,也有一些源于被动的失落无人帮我释怀。以后拜托跟我一起走路,一起挥汗,一起呼吸,一起看太阳升起好吗?

和一群陌生人出行,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刚刚才知道明晚的住宿要提前订好,我还没定,比如我不知道后天具体会去哪里,始终没有融入过集体交流,所以我对行程不那么清楚,之前有几次大家围坐在营地外面聊天的时候,应该是商量过周末的行程安排的,我一直坐在旁边,群聊一句没听懂,由于之前跟其中两个打过招呼我会参与大家周末的活动,所以没人问过我别的什么,就以为跟着大家走就是了。

没有了营地的Coordinater陪着,即使跟着十几个人出来,但还是一个独立的灵魂在游荡,我试着跟很多人谈话(想找到点共鸣)但是除了Claire(她周末跟另外三个人去别的路线,我能感觉到她不太喜欢我跟的这帮随意疯狂的年轻人)会很认真的跟我聊很久,只要我想,厨房饭做好了如果我在床上睡着了,她会叫醒我告诉我,因为人多的时候每天都会吃光光。她也会关心我的画画的怎么样了,晚上睡得好不好。而和其他人聊天都是浅尝辄止。

我每天的思想找不到突破口遇不到Match的人有些尴尬,心里咸咸的。可能是我上周五才到这个营地,没有机会参与小团体的户外活动,而这是最能加深小圈子感情的途径。所以我会想对要申请国际志愿者的朋友说,最好至少能在一个地方呆一个月以上,没有时间沉淀效果将会参差不齐,除了体验志愿者项目、深入当地生活、了解风俗、欣赏美景,和其他志愿者协作共同生活的环节也很重要。这个也取决于自己需要解放到什么程度或并不Care。

如何在陌生环境中做自己,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如何找到“同路人”结伴而行;和欧洲志愿者相处时是否需要适当改变自己(有个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女孩通过学习各国脏话成为融入那些欧洲人的小圈子的条件之一);如何改善提高自己的英文交流能力……这些是我一边经历一边思考的问题。如果你在,肯定会有好多经典理论告诉我该如何如何。

我把这次去过的地方在书上全都做了标注,下次若有机会再来,会从容很多。

明天下午(周六)所有人会去楠迪,我住的地方有个姑娘已经帮我补订了,刚好是我来楠迪第一天住的广东人林先生开的那家,他家还蛮有名的,很难以置信吧,这么巧。我晚上已经给林先生打过电话告诉他我又要去他家住了,他也很热情。周日大家会去楠迪附近的岛上进行boatrip,一起坐中型轮船,上面有吃有喝,开到海中央,然后潜水,然后会到海中央的小岛上。那个海水就像蓝宝石或琥珀,潜水可以看到海底珊瑚和鱼。

总之这一天才是我最期待的,也是最花钱的部分。但是我现在有个决定犹豫不决,我有点想到了林先生那跟他打听附近daytour,自己安排别的行程,然后周日早点回苏瓦。深海潜水我们下次一起去新西兰也可以,我只是不想等到最期待的体验了最后却无人能分享。

你的建议很重要,盼复。

笑芸

2016.4.1


我给笑芸的第九封回信

笑芸,

那里的美丽我不能实时和你分享,那里阳光我不能陪你徜徉,以后我一定补回来!

另外你在异地不舒服和不适应是难免的,宝宝的苦和欢乐我都知道,你的那些不适宜的遭遇,我觉得也不用太纠结,欧美的人也不是想象中那样礼貌和谦逊,自己照顾好自己,安排好自己的计划就好,不用一味迎合,尤其是为了加入一个所谓的“圈子”而跟风和改变自己,真没必要。

关于你提及的行前准备及到了营地的适应性安排,我觉得还是有蛮多改进空间的,以前大学做AIESEC时,在出行前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和大家交流融入,文化分享等都有模拟性训练,换个角度看这次的体验,你也可以思考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国际义工产品,应该怎么设计才能提高像你我这样的初次体验者的用户体验等,昨天我和国际志愿者网络的发起人聊,我就联想到你的遭遇,其实这块还存在一些商机的,我们聊到中国人的文化,并不习惯放任我们自己融入,而需要设计一些团队的协作任务,加强志愿者间的互相认识及深入了解,而不是随意大家发挥。

我觉得你可以一方面从自我的体验,适应性学习,融入尝试等方面来看,如果不那么顺畅,也不要觉得是自己的能力或者不够融入,而是项目本身也存在缺陷的,时间也是个问题,跳出项目本身可以思考的是,改进点在哪里,商业机会其实就在这其中,你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和释然。

你明天到那边,如果真的特别想要去体验,你就去就好了,做好不能和别人分享的心理准备就好了,如果觉得还是希望等咱们俩一起体验,那你就让广东林老板给你一些建议,自行安排,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总之最关键的是注意安全,跟随内心的真实选择就好,不用委曲求全,坦然一些,这些都不是什么事儿哈,我知道你会处理好的。

加油!

20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