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做”一起开工社区”这件这么难的事情
文/蔡延青
凌晨一点半,关窗关灯锁门,下楼,准备回家。深夜的中山七路,总有那么几个人:银行门口那个无家可归的老奶奶;躺在一间五金店门口睡觉的流浪汉;正在收摊的烧烤档小伙子;还有我和搭档fido。这时候一般会有几只老鼠在我们前面跑来跑去,有时会不小心踢到。马路上的车辆零星得甚至可以在路中间跳舞(事实上我们干过)。自开始做“一起”的这半年多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走在这条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家的街道上,身体虽累,但心不累。
为什么会开始?
两年前,我因纪录片项目的缘故走访了欧洲许多co-working space,它有个渐渐被大家熟知的中文名叫“联合办公空间”。当时我的纪录片主题是采访社会创新者,那些在试图积极改变世界的人。让我惊讶与好奇的是:为什么那么多采访对象都会约我在这样的空间里见面?为什么这些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都选择在这样的空间里扎堆?它究竟有什么魅力?这个疑问牵引着我每到一个新城市就去探访当地的联合办公空间寻找答案。后来我发现,联合办公空间倡导的是一种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鼓励跨界交流与共享,它能激活一座城市的创新氛围,对这座城市里的创新创业者们更是价值非凡。后来我把这些发现写成《欧洲五国Hub零距离探访手记》一文发表在《城市画报》322期。
那年10月份的一天,我站在伦敦街头对着摄像机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国做点事情了!”当时我脑海里想的,就是回到广州做一个这样子的空间。有三个简单的原因:
1.我一直想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
2.我喜欢介绍朋友们互相认识,擅长帮别人链接搭线,觉得自己应该适合运营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区;
3.这也许是推动社会创新一个不错的方式。
正式启动,从0到1
于是去年春天回国之后,我们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组建了团队筹集了资金,再用了三四个月把一个老城区里的旧厂房改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办公空间,取了个名字叫“一起开工社区”,简称“一起”。于10月15日发布第一张宣传海报,11月30日举办Opening Party宣布正式开业。
刚开始时,我们要不断地跟来访的客人讲我们的价值理念,讲我们的愿景,同样的话每天要说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但好奇的人多,真正理解并愿意成为会员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没听过这个概念,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为什么我要跟别人共享一个办公室”这样的疑问不在少数。不过这一切都在我们团队的意料之中,因为这是新东西,需要我们耐心地去推广与教育,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于是我们通过策划丰富的创新创业主题的活动,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潜在会员来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我们在做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我们在有意无意间照搬了国外的模式,忽略了本土文化的特点与受众的差异。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动办公收费服务。
开始犯错并不断调整
在很多国外的联合办公空间里,最受欢迎的服务是流动办公,即按小时或按天付费,而不是按月租的长驻办公,这样对很多自由职业者或创新创业者来说,更加自由灵活。而在广州,经过我们前三个月的测试,大部分人无法接受这种收费服务,大家宁愿花同样的价钱在星巴克买杯咖啡坐一个下午,也不愿为一张可以办公一天的桌子付费。这个发现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我们逐渐摸清大家的真实需求,对大部分创新创业者来说,这里能不能办公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社区里我能学习到什么知识,认识到什么人,链接到什么资源。这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
其实从“一起”创立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知道自己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连结人与人的平台,一个鼓励共享鼓励协作社区。但前期我们在物理空间上倾入过多的关注,忽略了核心价值,而现在,则需要把重心移回到会员社区的建设。经过团队全体成员的努力,我们在一个月内对空间模式与体验重新进行梳理与设计,于三月份推出了“一起开工社区2.0”的升级计划,强调会员间的互动与资源的链接,完全砍掉付费流动办公这项服务,弱化了办公的概念,并封闭开发了会员的线上社区,打破地理上的隔阂。这一次升级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我们的会员数渐渐地从150到200,250,300,直到现在快破400人,而固定办公区也已经人满为患。
一直被质疑与挑战的问题
这半年来,由于很多人对“一起”的模式与定位的不了解,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有人想租我们这里当仓库,放他的淘宝货品;有发型师想租空间来做他VIP的理发室;有人质疑我们是骗子公司,要求看我们的营业执照… 我们还经常受到嘲笑:“都是不同行业,有什么好共享的,你们闹着玩儿吧”。他们只贪图这里场地的便宜,而不理解我们的价值理念,更不可能抱着开放共享的心态来共建社区,当他们向我们提出各种奇怪的要求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这个社区的不友好,至少是对开放共享精神的不尊重。对于这类人,我们只能一笑而过,因为他们确实不是我们的目标受众。
自“一起”成立以来,有这么几个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
• 你们是人才中介或猎头吗?
的确,社区里大部分会员的需求是对人才的需求,经常突然冒出一个陌生人跑到前台问你们这里有设计师吗?你们这里有会做APP的吗?我们的确已经帮大家链接了不少人力资源,但我们不想做中介,也不会是猎头。没错,我们团队个个都是“拉皮条”的好手,如果一开始将人才中介作为一项业务的话,现在会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我们不想赚这个钱,因为这就不是“一起”了。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像现在这样,许多受益的会员都在通过不同方式回馈给社区。
• 你们是孵化器吧?
我们也许有孵化的功能或环境,至少外表看起来蛮像的,但我们不是孵化器。我们做这个社区不是为了投资里面的项目,更不是指望投资的项目成功来获利。我们渴望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平等的大家庭,这些有着开放共享心态的年轻人们在这个大家庭里跨界互助学习与协作,这些人不仅仅是创业者,也可能是学生或职场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以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一个只着眼于商业利益的机器。有朋友建议说你可以先做孵化器,赚了钱了再来养这个社区啊,理想主义也需要妥协的。听起来挺有道理的,但目前来看,我们似乎有希望可以不用绕远路来做这件事。
• 你们到底是靠什么盈利的?
我相信所有知道“一起”的人都有这个疑问,只是有的人问出来了,有的不好意思问。不仅朋友关心,我老爸更关心。两个星期前坐高铁回老家一趟,爸爸到车站接我。在车上爸爸问我说:“你们最近在做的‘一起开瓶’项目,是收费的吧?”我说:“是收费的,40个人,每人3200。”我看到爸爸好像在帮我算这笔帐,我随即补了一句:“这个项目是非盈利的,不赚钱的,拉了赞助才没亏”。爸爸沉默了一下,问:“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才开始做赚钱的事儿?”。我没有回答。
“一起”现在的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会员费;2.长驻团队的租金;3.活动场地租金或门票;4.咖啡与品牌周边产品。当然,仅有的这些收入是不足以平衡日常开支的,而现有的商业模式并不是我们理想的商业模式,说实话,我们还在探索和寻找。但我们相信现在最重要的是培育好社区,而把赚钱放在第二位,只有社区健康壮大了,我们才有探索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机会。
经常听人说,创业要想成功,首先要变成一个只认钱的asshole。这句话在我这里暂时没有立足之地,虽然我的脸皮的确已经越来越厚了,可还是希望能够证明其实不需要变成一个asshole,也能创造价值。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要做?
有些人说他想改变世界,他想建立一个乌托邦,但后来他连这个世界会变好都已经不相信了。
但我们还相信。
即使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还相信能够与大家一起建设一个稍微理想的社区。
最近两个月来,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邀请,有北京、南京、杭州、武汉、长沙、佛山、东莞、深圳等城市,都说愿意提供当地的实体空间,希望我们把“一起开工社区”开到他们的城市。
经过半年的测试、犯错与迭代,我想我们已经摸到了一些东西,让我们有信心继续走这条路,但并不急于扩张到其它城市,至少需要把第一个社区运营得健康一些才考虑。
我的朋友可以怎么参与进来?
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好,事实上,还远远不够好。我们需要你的参与!
这个六月,我们想邀请全国1500名认同我们理念的新会员加入,与我们共建这个属于每一位创新者的社区。我们共同在“一起开工社区”的二期里打造一个更健康有机的微型生态系统,让每一个会员都能在社区里找到自己的价值。
我们在意的不是最终筹集的金额有多少,我们在意的是有多少人愿意相信这件事情,我的朋友中,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成为这1500分之一。
我希望在社区的墙壁上,看到我所有朋友的名字。
文章来源:@一起开工社区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68号301室
微信号:yi-gather
![$G_4]E4LMB7GQ~8SJ1)7L_1]1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4/08/yi-gather-community/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