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DUMBO复兴三步走
文/庄巧祎
DUMBO复兴
平静的东河让布鲁克林与曼哈顿隔河相望。纽约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与好友坐地铁到DUMBO区,在阳光下,远远望去能看到线条优美的布鲁克林达大桥。在布鲁克林大桥公园(Brooklyn Bridge Park)的草坪坐下,躺在草坪聊天看书,不少人在野餐,有的好友三两成群,也有不少家庭带着孩子出来晒太阳。
DUMBO区是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的缩写,就是在曼哈顿桥下的区域。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并不是这个区域唯一的吸引人之初。这里有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旋转木马、众多的独立书店、咖啡馆、旧物古董店、艺术工作室,家居店等,一到夏季还会举行艺术节、上演精彩的户外表演。布鲁克林桥和曼哈顿桥通过时的隆隆声,似乎显得很遥远。周末的DUMBO有种安静但却生机勃勃的气质。
而它并不是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这是纽约房产市场上欣欣向荣的一块新地界,许多科技公司、文化创意公司、剧院、画廊也搬到这个地方。DUMBO区与海军港(Navy Yard)还有布鲁克林的市中心区形成了一个科技产业三角区。根据去年3月的一个经济研究,这个三角区已经入驻了500家科技公司,创造的经济收益达31亿。
而看到现在的DUMBO,可能很多人很难想象它在19世纪末的样子。如果你在各栋建筑间的小路上走的时候,留心一下周边的建筑,就会发现许多建筑物都有着红色砖墙,这些建筑不少是19世纪末遗留下来的货栈、工厂区。这些历史建筑能让您隐约感受到当年工厂区的繁荣景象。
工厂货栈区的转型
自1883年布鲁克林大桥开始动工,随后威廉斯堡大桥、曼哈顿大桥相继建立。当年在东河沿岸,尤其是布鲁克林沿河区迅速发展起了众多的工厂、货栈、公司。从19世界末起,布鲁克林河岸边的工厂区就开始欣欣向荣,也形成了自己的建筑特色,但到了20世纪中期,产业转移的大潮导致布鲁克林多个原来属于重工业、制造业中心的区域迅速没落,留下了大片的闲置空间。
由于整个区域衰落,有的工厂被拆,有的被改造成艺术工作室。 当时60年代上台的市长林赛(John Linsay)开启了一个叫Art-In-Residence的项目,为纽约市注册的艺术家(Certified)提供免费的工作室加住宅空间。不少货栈的开发商加入了这个项目。改造成工作室的原因是,由于很多货栈的顶楼都没有公司愿出租,因为电梯搬
运还是多有不便,许多顶层都是闲置的。不少入驻的艺术家们再把地方分租出去,许多画家、演员、舞者、选择波西米亚生活方式的嬉皮士,编辑、摄影师、作家都到这个地方来租房子。
其中曼哈顿桥和布鲁克林桥中间的这块地方,临河且交通便利,不少发展商都在想办法希望能够开发这块地方,纽约市政府也曾经希望再扶持制造业,创造新工作,让周边的社区可以从经济发展中获益。不少开发商在70年代开始买地,1978年,纽约州公园管理办公室(New York State Office of Parks)把不少废弃的空厂房和货栈都买了下来。这些艺术家住户们在一起开会,集体决定把这个地方叫做DUMBO,这个简写与传统动画片“小飞象”的名字一样,而且谐音正好是“Dumb”,笨蛋,他们希望发展商看到这个名字就不想来这开发。
当时的开发商都把资金投入到了曼哈顿下城,SOHO, NOHO, 翠贝卡(TRIBECA), DUMBO的开发速度一直落后于纽约曼哈顿。曼哈顿的房租上涨,也让很多集中在曼哈顿下城的艺术家、年轻人们都搬到了隔河相望的布鲁克林。DUMBO作为艺术家聚集地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1987年,Joy Glidden从加拿大搬到了纽约,开始在DUMBO扎根。她当时是一名画家、视觉艺术家、演员。她创立了DUMBO Arts Center 艺术中心,DUMBO艺术中心的前身正是工厂,宽阔的空间让许多艺术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Joy Glidden跟许多艺术家结成联系之后,在1996年创办了第一届的DUMBO艺术节(DUMBO Arts Festival),当时有200多个艺术家参与了。艺术家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外界重新认识这块被视为废旧工厂区DUMBO的新形象。
可以说,正是DUMBO 让纽约人,甚至是来自全球各地的人重新见到了这片土地的价值。DUMBO的第一次转型也逐渐开始。今年第18届DUMBO艺术节将在9月26号开始,持续三天。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到DUMBO, 和朋友们一起参加DUMBO艺术节。大型的装置艺术、允许顾客互动参与的行为艺术作品就在街头,还有现场表演,在桥洞下的短片和声光电展示。我们每个人可以拿一张地图,上面标志着各个在艺术展期间免费开放的艺术工作室,我们可以与艺术家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当然也可以购买他们的作品。这里还有很多画廊,艺廊,平时也都会免费开放参观。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正是我对DUMBO的第一印象。
平衡商业利益
在DUMBO发展历史上,开发商David Walentas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1979年,他的公司Two Tree Management Company花120万美金买下了200万平方英尺的地,他是DUMBO区最大的业主之一。David Walentas一直都希望从纽约市申请到将DUMBO废旧工厂改建的准许证。中间他还经历了不少政治斗争,他曾公开威胁不让制造厂和工厂的租户续约,市长害怕工作流失影响政绩,最后答应将原来在世贸中心的州劳工部办公室迁到了DUMBO。他花了17年,直到1998年,当时的市长换成了朱利安尼,他才拿到批准。而同一年,布鲁克林区的区长也开始规划,希望在DUMBO建一个公园。1999年,David Walentas提出了希望在DUMBO新建酒店、商场,电影院、咖啡馆、高档餐厅,让这个地方成为一个新的娱乐休闲中心。
DUMBO的开发计划随即遭到当地住户的强烈反对。DUMBO的开发项目,需要市议会的批准,同时几个不同社区的居民也组成了各种协会,来参与各种公众听证活动。对于居民们来说,他们所住的地区商业会,最明显的变化将是租金的不断上涨,同时更多的人流涌入的话,将会给交通、餐饮、购物都带来诸多不便,原来安静的生活估计也难以保障,DUMBO当时只有小型的杂货店、咖啡店,本来民众所有的资源就不多。
但David Waltentas对于DUMBO复兴的贡献不容质疑。从70年代发现DUMBO这个未开发区的潜力之后,他一直在寻找机会。他的公司参与了许多旧屋旧厂改造计划,也兴建了新的办公楼、高级公寓。他很早就意识到,DUMBO的艺术氛围将是这片地界升值的重要因素。所以,他给当地的艺术家们非常优惠的价格出租他的翻修空间,让这些展览可以在新空间里焕发魅力。他也意识到,DUMBO周边环境的改善,公共空间的完善也将是吸引潜在客户的原因。他也出租了很多场地给纽约的剧团。
他对于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兴建非常关注。这个85英亩布鲁克林大桥公园从98年开始规划,一直到08年才真正开始兴建。
他的妻子Jane是艺术家,曾经是雅诗兰黛的艺术总监,也在DUMBO有自己的工作室。1984年,David为妻子从俄亥俄州买下了一个建造于1922年的旋转木马。80年代,90年代,简后来学习雕刻上色,开始了漫长的修复旋转木马的任务。后来他们把这个价值百万的旋转木马捐给了布鲁克林大桥公园,还请设计师 Jean Nouvel设计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房间,这样冬天可通暖气,夏天有空调,这也让公园在冬天这样的淡季时仍有不少生气。这个旋转木马就叫“Jane’s carousel”. 但这个木马在桑迪飓风到来期间,损毁严重。经过了一年多关闭重修后才重开,现在仍有不少坐骑上贴着纸片提醒民众不要坐。
2007年,DUMBO街区被纽约市历史遗迹管理委员会(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评为了历史遗迹区,但这并不能阻挡开发商的脚步。开发商提出的设计方案需要保护旧建筑的风貌,越来越有创意。除了此前只在内部结构中进行改造的设计,不少建筑商为了建造高楼,还想出了只留下了外面货栈建筑的墙面,但在里面建高档商场的设计。不少开发商也在”带着镣铐跳舞“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创新突破点。
科技创业新枢纽
08年经济危机之后,新市长彭博就和纽约大学POLLY学院进行商议,如何为纽约创造更多的工作。隶属于市政府,负责与私营部门、公司进行谈判、筹款的非盈利组织纽约市经济发展组织(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联合了纽约大学POLY理工学院和David Walentas的开发公司Two Trees Management Company开展了一个名叫“ DUMBO孵化器项目“(DUMBO Incubator)。这个项目让DUMBO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
彭博在担任市长期间,非常关注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公私合作模式在市政建设中的运用,而DUMBO Incubator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个项目由纽约市经济发展组织拨款25万给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由该学校来主导这个项目的执行和落地。这个学院在布鲁克林,每年可以为这些新兴公司提供高质量但同时成本又比较低的实习生,雇员,而Two Trees Management Company则是以低价出租办公场所。这些办公场所都已经装修好了,提供网络、电话等服务,能帮助创业小公司减少很多办公环境设计美化方面的工作。该孵化中心从2011年开始启动以来,吸引了高科技公司、移动通讯,APP发展类,数字化媒体、广告等不同行业进驻。另外纽约大学理工学院从09年就已经跟市政府、房地产开发公司尝试这种孵化器实践。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DUMBO已经成了纽约新兴科技、文化创意、广告业的新基地。
新产业的发展对于布鲁克林、对于整个纽约都有极大益处。根据去年的一份研究报告,DUMBO区、海军港(Navy Yard)还有布鲁克林的市中心区形成的科技产业三角区已经有523家创业公司,雇员已经超过9600人,由于公司进驻带动的周边产业产生的就业超过2.3万,创造的经济收益已经达31亿。按照预计,这个趋势仍将持续,预计到2015年,公司将多达639家,办公面积也将从去年的170万平方英尺上涨到310万平方英尺,雇佣人数将达到17960人,相关产业带动就业将达4.3万,而经济收益将达59亿。
把众多产业吸引到这里来的,一是房租,这里的房租比起曼哈顿优势相当明显,二是地理位置和交通,地铁或者开车都是十分方便,第三个原因,当然就是这个地方特殊的气质。这几个小小的街区之间,你能看到以旧货栈改造的创意书店、大型咖啡馆、设计室、旧古董店,画廊、小酒馆。这种巨大空间都让这些地方成为人流交汇的地方。对于创意类的工作来说,得到新的启示、灵感极其重要,这个能够为工作者提供新鲜想法,有众多公共空间促进人和人沟通的区域,也就更加具有独特魅力。在这里工作的人还常常在中午的时候,买个午饭,然后就在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草坪上吃饭聊天,缓解工作压力。
但DUMBO的发展潜力在飓风桑迪之后曾经被质疑。桑迪期间,很多在一楼的咖啡店、创意小店都被淹没,受创严重。不过在落户DUMBO的Media Center还是挺过了这一关,在去年10月1号终于开门见客。这个中心坐落的地方原先是个咖啡厂,后来闲置变成了储藏出运货物的货栈。它是纽约市长彭博的有一个”充满野心“的市政发展计划。这个是市长办公室和独立电影计划(Independent Film Project)合作的项目,为用照片、影像、文字等不同形式讲故事的艺术创作者,数据电子时代公关广告服务的公司、娱乐公司等提供联合办公场所的公司。这个中心还会举行展览、讲座等对外交流、展示活动,吸引人流到DUMBO区,网罗新媒体时代的新型人才。
DUMBO从一块衰落的工厂区转型成为艺术枢纽再变成新媒体科技枢纽,它发展的每一步都跟发展商的眼光、各界对文化保护的尊重、政府采用公私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方式,还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发声都分不开,也极具有借鉴意义。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4/08/newyork-dumbo/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