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岁月–我与巴西汉语教学的那份情缘(一)
文 / 李莹莹
序:从巴西回国不知不觉已近半年,之前忙于各种考试和准备硕士毕业的事,实在不敢太分心。因为我知道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对巴西的思念之情就会泛滥,无法控制。于是我选择暂时把回忆珍藏,可积在心中太久总会听到一个声音:会不会记忆埋藏越久,心才越会在不经意的触碰中更痛呢?此外,近来不断有朋友和学弟学妹们问我巴西工作的事,我感到他们对巴西非常好奇,甚至是向往。于是我决定把思路整理,把自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其实,相对于人生长河,每段年轻的经历都如那沙滩上贝壳,我只能拣几颗闪亮的,而且去过巴西的华人朋友已经从多种不同角度来表达他们对巴西的思考和认识,而本文中的故事和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难免有不够全面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
两年青春挥洒在南美大地,是我的命运
我不会忘了那一天,2013年12月22日(巴西时间)回国上飞机前,泪眼模糊的我望着机舱外熟悉的风景,心里有点颤抖:这是真的吗?要回国了,离开用心生活过两年的可爱的地方。而两年前抵达巴西时在飞机上俯瞰下方,满眼的绿色依然在我心里那么清晰,我还记得那时的心跳,比第一次出国时还兴奋和激动。亚热带的风吹着一下子从冬天转换到夏季的我,仿佛像电影里微笑着走出机场的某个角色,对自己说了句:Enjoy Brazil(享受巴西吧)!
巴西是我正式呆过的第三个国家,也是时间最久最割舍不下的地方。这个人口和面积均为世界第五的南美大国有着独特的魅力,如果这辈子没到过巴西,提起它也许我只会想起下面的关键词:足球、桑巴、烤肉、海滩、毒品和暴力,是的,仅此而已。不是夸张,这个你需要坐飞机24小时甚至更久才能抵达的世界另一端,对于古老的东方是神秘的,巴西作为一个民族的大熔炉,它那丰富的文化、天赐的美景、甚至当地人爽朗的笑声都不像好莱坞大片在全世界几乎任何角落都可以接触到,而虽然媒体用2014世界杯和2016奥运会把我们的目光吸引到巴西,赞美它的体育强国风姿,宣传它醉人的自然风光,甚至报道它令人失望的政府效率和层出不穷的示威与暴力。但我眼中的巴西是我自己的巴西,它是独一无二的,是让我哭过、笑过、认真生活过的地方,有太多精彩我可以娓娓道来,而如果问我什么是这块南美热土最打动我的东西,答案是一个字:情。它是激情,是亲情,是师生情….
命运使然,2010年暑假,当时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大三的我,参与接待了一个来自巴西的夏令营代表团,用刚学会的丁点儿葡语兴奋地和热情的巴西学生交流,上课和参加各种中国文化体验活动,拥有过特别难忘的时光。这次经历,也让我对巴西产生了强烈的好感。2011年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一年级的我经学校推荐,参加了外事处面试和国家汉办的考核和选拔,最后成为一名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培训中心参加了三个月的行前培训。2012年3月1号,我和五位同事一起从北京出发,落地巴西圣保罗,开始了我们在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UNESP)的汉语教学生活。没想到,一呆就是两年。我知道,不同的朋友可能对国家汉办孔子学院项目意见不一(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网上搜相关的介绍和内容,也可以私下联系我)。但是,我既不是愤青,也不需要煽情。作为一个相信积极沟通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理解,文化融合及世界美好的独立青年,这两年的汉语教学志愿者生活的的确确让我感到一种由衷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永远记得行前培训讲座中有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出去就是一张张代表中国的名片,你们就是中国形象”。这句话那时候听起来仿佛“很大”,可是在巴西两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在参加各种各样跨文化体验的活动中,看到一群群巴西人围着你和你讨论中国强大的原因,问你中国女人不是都裹小脚,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看中国功夫片里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的形象,这时你会真正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你会真的不止有欲望有冲动,更会有耐心花精力与他们慢慢讨论当代的中国国情。心里明白,尽管汉语国际推广依然任重而道远,在海外教学的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如果把教学当成一种艺术,一种享受,发自内心的热爱,就永远不会失去动力。离开的时候对自己说了句话:我是一名骄傲的文化传播使者,我愿意好好呵护这张名片,不负众望,不忘初心。
光荣岁月—我与巴西汉语教学的那份情缘(一)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UNESP)孔子学院是巴西及南美洲规模最大的孔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教学点已经扩展到圣保罗州十多个城市,主要是UNESP的各个校区,教授对象以大学生为主,而从2012年年初开始,UNESP孔院开始“走向社区”–积极和当地政府,市教育局合作,真正把汉语课程推广到巴西“民间”。第一个合作点就是我被分到的地方Jacarei。巴西UNESP孔子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在圣保罗州立大学各个校区及当地社区开展汉语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每位教师一个负责一个校区的教学任务和文化活动推广。每个教师所在教学地点不同(学生数量和课时量不同),除了按照每个级别每学期50课时的汉语教学任务之外,需要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并辅导每学期一次的HSK(为外国人准备的汉语水平考试),我们形象地叫它“汉语托福”;还有负责宣传和组织学生报名中国国家汉办每年的主打项目:一年一度的“汉语桥”巴西赛区选拔赛和孔院学生到中国的夏令营与冬令营活动;另外,随着汉办资助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巴西学生可以通过获得孔院奖学金到中国的大学游学半年至一年,免费学习汉语课程,每月一千多元的补贴,甚至机票费用都是汉办包了。不得不说这些机会让我们这些做老师的看着都眼红。
(图为2012年在Jacarei教学点被当地媒体采访:中国更接近你)
基本教学情况—-“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2012年年初,我和另外一个志愿者同事一起被分在圣保罗州雅卡拉伊(Jacarei)市政府教育局下的一个公立学校Educamais(继续教育中心)工作。Jacarei是一个人口15万左右的小型工业(主要是汽车行业)城市,离南美的经济中心,最大城市圣保罗只有80公里。我所在的学校属于市政府投资的公益学校,课程主要针对当地成人,主要是一些免费的语言类和技术性的课程。我的上课时间基本为每周一到周五晚上18:30-22:30,周六上午8:00-12:00。到来之前,这里的汉语班已经开办一年,当地已有两个马来西亚华裔的女老师,一个姓刘,一个姓戴,她们本地生活已有13年,葡语已经很流利,并全用葡语教学。虽然听两位老师告诉过我,之前她们是在本地开店的,丈夫也在本地工作,没有正式学过汉语拼音,后来也没有什么机会接受培训,可我看得出来她们很敬业,这点让我很佩服。(实际上,听她们的课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问题的:马来人发音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有不少区别,例如星星的“星”发成sing;喜欢写繁体字,甚至一些汉字经常写错;作为刚到的老师,我看不得下面的巴西学生一笔一画地认真抄写“错别字”,但也很不想当着学生面给马来老师提出来伤她面子。我明白,初来乍到的自己在这里要处好“关系”才行,毕竟大家是一起合作的。有些事虽然无奈,但大局更重要,所以我决定再找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把正确的发音和汉字重新教给学生。这里不得不谈起海外华文教师队伍的情况,在大陆汉语师资(以孔子学院为代表)进入巴西之前,巴西人大多是在当地华人开办的华文学校或者跟从台湾人学习中文。台湾人是巴西华人移民史中最早的一批,他们有的已经是好几代人生活在巴西,所以虽然口语表达和汉字书写方面我们的教学有所不同,但不能否认台湾人在巴西对中国文化传播及汉语教学这几十年来的贡献。在我看来,对于学习汉语的巴西人来说,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婴儿,而台湾及东南亚华人汉语老师就相当于他们的“奶妈”。
(图为作者在Jacarei教学点上课提问)
在我和同事到来之前,这里的汉语课程已进行了一年。因为是政府补贴的免费教育,所以报名学的人还是不少,而他们学汉语的最大动机就是抓住当地日渐增多的就业机会:由于Jacarei是工业城市,离圣保罗近且交通便利,发展强劲的中资企业纷纷选择在当地投资建厂,最典型的有中国奇瑞轿车工业园、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这些的工厂正在当地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而工地建设和零部件工厂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当地员工。当然中巴经贸合作关系持续升温,文化交流的持续往来也让巴西人看到,多学一门比较难的外语—汉语是很值得的投资,在将来也必定意味着更多的发展可能。
在我的学校Educamais(继续教育中心)第一学期有140多人学习汉语(还在排队等待报名的学生有300多人),共有9个班,每个班每周四小时(基本上是每周两次课,每次两小时)。大部分是初级班,只有两个高级班。学习对象都是成人、从大学生、公务员、记者、外企员工、IT技术员、律师到沙龙按摩师、家庭主妇和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等。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学习都很认真,上课从来都是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了什么,下课也有很多学生和我交流。很让我感动的是,在课上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学生:58岁的学生Sergio从未受过正规的教育,二十几年来照顾瘫痪在床的女儿无怨无悔,勤奋努力的他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汉语课从未缺席过,虽然写字很吃力,但是总是坚持交作业,还考了HSK!
(图为作者和学生Sergio一家在毕业典礼上合影)
然而,汉语的国际推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在这里的汉语教学就有很多挑战:首先,教学现状是:刚到巴西的我和一起被分到这里的同事每人跟着一位当地老师上课。课上是合作教学,两位老师一起教学生。我跟的是戴老师,有时候戴老师教课文,我带学生练习和纠音,有时候反过来(到了第二学期我们才独立上课),每晚如此。每天的工作量虽不是很大,但也能感到教汉语的辛苦。除了上面提到一点教学方式上的矛盾(马来老师的错音错字和全葡语授课的不利),还有教学设施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办法用PPT,因为这个地方其实白天是政府投资的小学学校,晚上才是成人学习各种课程的教室,没办法像国内汉语教学那样可以好好布置固定的教室,挂点拼音图和中国结,书法展等等,因为教室都是流动的。
最让我难过的是,教室不大,却只有黑板和粉笔。这里基本上没办法用多媒体(全校只有一台投影仪,若要用的话,至少需要提前一周申请,很麻烦)。刚来时不免有些沮丧,一个巴西朋友安慰我说:这是最“正常”不过了,其实反应了巴西的教育条件:除了高等教育—公立和私立大学以外,巴西大多数中小学学校都是如此。而现阶段正值世界杯来临之际,也是巴西人民要求“医疗,教育和交通环境等设施改善”的游行示威高潮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要求就是改善巴西的学校条件和教师待遇,然而真可谓“任重而道远”。此外,由于巴西的汉语教学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还属于“稀有资源”,这里使用的教材也是多年前袁爱萍编写的《汉语课本》,缺点是白字黑字没有任何图片,课文简单对话,汉语知识补充的信息量很少,也不生动,很多巴西学生也向我抱怨:根本没法通过这薄薄一本教材学好汉语,所以,我也发现,由于缺乏葡语注释的汉语教学资源,即便是学了一年的学生,开口也说不了两句汉语。除了教材的问题,我发现当地巴西人对中国和汉语文化了解少之又少,我曾经想:要是可以方便使用多媒体,进入联网教学模式该多好,自己每次课都可以给学生们用图片,用视频介绍中国文化,让他们开开眼,原来中国是这个样子,那些对中国的误解也好,受西方媒体影响的偏见也罢,都会慢慢转化成对中国之美的赞叹和向往吧。想起刚开始上课时候,学生问我熊猫长什么样,我只好在黑板上吃力地画“简笔画”–竹子,筷子,中国地图,旗袍,中国食物等等,真是不小的挑战。因为教室没有电脑,我只能几乎每晚用袋子包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小心翼翼地走到学校(住的地方附近有贫民窟,还是很不安全的),在马来老师讲完课文后给学生放映一些中国文化的宣传短片,有时候需要马来老师帮忙翻译。就这样借助小小的电脑屏幕,尽我所能地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东西,哪怕每次只有一点点。“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王进喜的这句话,在那时候,算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了。
(图为毕业典礼上和校长与教育局长一起)
我喜欢上课,喜欢做一座沟通的桥:一直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为增进友谊也好,为消除误会偏见也罢,或者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能够更顺畅而积极地交流,使出我正面而积极的力量,为世界增添一点点美好。这是我的愿景,虽然此刻我还很渺小,但我深信,既然来巴西折腾了,就要折腾出点意义,“汉推虽不易,我愿做先锋”。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4/06/teaching-chinese-in-brazil-1/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