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山卉

从祖国大西南,走到大海边,走到帝都,走进大巴山脉,走过东方之珠,再走回春城(我宁愿叫它“鸥城”),绕了几多年。每每有亲朋好友问起,“你究竟在做什么?”我总是要耐心地为他们解释“NGO”“公益”“社会企业”等各种看似与大众生活相距很远的“稀有”名词,即使一番努力后大家仍是一脸茫然的样子——“你这样,能养活自己吗?”却鲜少有人发自内心地问我,“山卉,你快乐吗?”

我们的人生,如果按平均年龄80岁来计算,仅仅是29,200天、700,800小时,去掉每天睡眠7小时,我们醒着的时间也只有496,400小时而已。其实,每一个渺小的你和我的一生,真是嗖的一下,就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中。既然如此,为何不follow my heart,认真地活一次?在我看来,发自内心地有意义地快乐生活,才是正解。

2012年,其实算是目前为止我人生里较为跌宕起伏的一年。考研失利、找工作压力很大、家人希望我去做公务员、男友出国……在同龄人都在庆祝“毕业万岁”时,我的夏天过得并不是那么顺心,甚至有点迷失的感觉。还好,“小鹰计划”的适时出现,给了我一个追梦的可能。

既然有一次重新认识世界和整理自己的机会,那就用力抓住吧。

说服了家人后,怀着一种淡淡的不安和喜忧参半的心情,一个人去了帝都,在那里遇见了我可爱的小伙伴们。一群有朝气的有理想的年轻人,单纯地一起仰望星空、天井夜谈、敞开心扉地分享彼此、一起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当然,更感谢有那样一群师长愿意付出所学一切,耐心指导我们,引领我们挖掘自己更大的潜力。成长的种子,就是在那一次一次的聊天、电话,和一封封电邮中悄悄发芽吧。

如今来到苗圃行动,从一个全职志愿者转变成一个全职NGO工作者。如果说两种身份的交叉点在哪里,我想一定是“观察”和“记录”。或许是理科生在大学做实验养成的习惯,每来到一个新环境,既要懂得融入,也要学会抽离,最重要的就是“少说、多看、多记”。在小鹰计划时,每天身处青山绿水中,灵感总是如泉涌般出来,有时甚至还来不及记录,就消失了。到苗圃工作后,琐碎的事情比较多,反而写得少了一些。

这几天,因为工作需要,去到云南一个小县城的特殊教育学校做访问。坐了六小时的车,刚走到学校的教室,就被可爱的学生围住了。首先冲上来的大多是聋哑孩子,也有少部分智障学生,拼命向我们做手语说“你好”,也纷纷用手语向我们介绍自己和老师、同学的姓名。当我们征得老师同意,拿出相机为学生拍照时,孩子们明显兴奋起来,争着跳向我们,都想摸摸这新奇的玩意儿。稍微安静一点的学生,也靠在墙边,相互倚着,歪着头,朝我们露出最美的笑容,或是摆出酷酷的姿势。洁白的牙齿配着孩子们有些高原红的脸蛋,有的甚至还挂着两串儿鼻涕,快要把我融化。和孩子们一一合照完,也一起欣赏了照片,聋哑孩子们开始教我们简单的手语,第一个是“你好”,第二个是“照相”,第三个是“谢谢你”。显然,照相在他们心中,真是很重要又令人喜悦的一件事。

离开学校的车上,不免想起了GAP YEAR那时在山区里教过的学生、遇见的小孩。不到一年的时间,手机、卡片机、单反里,留存了不少的回忆,很多还是孩子主动提出要拍的,构图和姿势也给了我很多灵感。有时,孩子在拍昆虫和花朵,我在拍她;有时,他蒙着脸,透过指缝看着我的镜头盖,傻傻地笑;有时,我拍他们,他们拍我;有时,甚至来不及摁下快门,美好就一闪而过。
动物需要认识自己,从很久之前开始就是这样。它们透过水面的倒影看到自己,透过同伴的瞳孔找到彼此。而人类拥有更多,我们除了从水面、从眼睛,还可以透过镜面、透过玻璃看到自己。当然,现在我们还可以透过镜头看到自己的模样。照片往往记录真实,却又充满虚幻。现如今的自拍技巧和各种PS神器,总扰乱人思考。我们费尽心思透过种种找到自己,无非就是想弄清楚“我是谁”,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孩子爱拍照,看来是天性使然。我也不例外。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外出旅行,一路上好像我永远都是镜头里的主角,卖力地在各种场景摆出电视上看到的各种姿势,剪刀手、叉腰装酷、花朵状、小战士……也喜欢在家里对着镜子学大人的模样摆POSE,甚至吃饭时还边吃边对着微波炉那玻璃门里的自己说哑语,弄得老妈只好拿一块布遮住玻璃,好让我专心吃饭。

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小孩子那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作祟吧。没有人比自己更想了解自己,更想知道自己是谁,更想和自己对话。无论是透过镜面、水面欣赏自己,是透过他人的眼睛审视自己,还是翻开照片回忆已发生的曾经,我们都从另一角度找到自己,更清楚更全面看到自己的模样,也想象着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于是余下的人生都奔着那方向努力。

看着照片里所记录下的时刻和自己,我想我可以对自己说,“我是快乐的”。

1

注:图片1-自拍照(by三年级学生胡娇,2012年9月);图片2-看初生的小猪(by四年级学生邓莉芝,2012年11月);图片3-快拍我(by山卉,2012年11月);

2

图片4-山里的野红枣和我(by山卉,2012年11月);图5-老师,拍我拍我(by山卉,2012年12月);图6-我的淘淘表弟(by四年级学生张本吉,2013年3月);

3

图7-我的奶奶、老师和小伙伴(by三年级学生刘燕,2013年3月);图8-张本吉在学习拍蝴蝶(by山卉,2013年5月);图9-虫与花(by四年级学生张本吉,2013年5月)。

 

编后语:

山卉是CAPEx小鹰计划 “返乡青年”分享会时的嘉宾。山卉成长于云南省芒市,小时候的她放过羊、种过菜、上过山、下过河,西南边陲的山山水水滋养着她的成长。她离开家乡,进入海南大学,学习的是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期间她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并在2012年时加入小鹰计划,在重庆市巫溪县乐和家园进行留守儿童陪伴的志愿服务。现在她回到故乡云南,担任香港NGO苗圃行动的云南项目办事处助理项目干事一职。

YY分享会的录音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mxBrWYThkI/

返乡青年专题中山卉的文章:http://hicape.com/2014/02/returning-for-better-fusion/

 

编辑/庄巧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