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米德.阿里的微笑
文/丛林
要不是小光老师的约稿,想必这篇文章定会再拖延一段时日。2013年11月,由于工作关系,我来到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工作和生活了一月有余,在此愿与各位Caper分享在这个伊斯兰国度的所见与所闻。
2013年我走出校园,离开了繁华喧嚣的纽约,告别了阳光绚烂的湾区,走过了浪漫情迷的巴黎,回到了亲切熟悉的北京。或许生活足够丰富多彩,然而,直到邂逅了巴基斯坦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度后,我才感受到,别样的人生只不过刚刚开始。
深秋的午后,我们一行登上了由成都飞往卡拉奇的国航航班,从登机伊始似乎便有了些许说不出的紧张氛围。即便整架飞机客满,也只有我们几位中国人,空乘员便也更多地与我们闲聊起来。不经意间,她们透露出强烈的愿望,希望飞机抵达卡拉奇后,立刻返回,不愿意在当地多停留哪怕一分一秒。不过这缺让我对这个陌生的城市,充满了好奇。
抵达卡拉奇机场,我们由VIP通道出来后径直登上了两辆防弹客车,前后并由两辆武装吉普车开路,且每辆车上配有手持中国制五六式半自动步枪(AK-47)的武装人员。这点滴场景让每个人不得不产生莫名的紧张。
起初,在卡拉奇的工作和生活是十分单调的。由于卡拉奇安全形势一再恶化,当局不允许像我们这样的外国人随意出入驻地,甚至前往现场工作仅仅800米的路程,没有防弹车和荷枪实弹警卫的保护,也是不允许自行前往的。
两点一线成为我生活的全部,当每天数次虔诚的祷告声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本文的主角渐渐地进入了我的视野。哈米德.阿里(Hamid Ali) 21岁,18岁加入巴基斯坦军队,一名普通的士兵,来自白沙瓦地区(Peshawar),一个虔诚穆斯林教徒。这是起初我对这位普通士兵的全部了。由于每日单调的生活,让闲暇时分与阿里的聊天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
沈:你担心目前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吗?
Ali:不担心,这是我的祖国,相信真主会保佑我们的。我家住在白沙瓦,每次回家我都要坐超过24小时的客车,往返很多次,都很安全。我们(巴基斯坦士兵)都认为很安全,只是因为你们是外国人,更因为你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绝对确保你们的安全,所以有严格的安保措施。
沈:你对美国怎么看?
Ali:我不喜欢美国,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在巴基斯坦打击恐怖分子,恐怖分子反过来一定会报复巴基斯坦平民,而不会千里迢迢去大洋彼岸报复美国人,这一定是会给平民造成灾难的。
沈:你对中国了解多少?
Ali: 中国变化很快,从电视上看到上海、北京都很漂亮,我喜欢中国,我的两个哥哥都在中国生活过,其中一个现在依然在中国工作。他用有限的英语跟我说“Pakistan – China – Friend – Forever”。
沈:你觉得现在生活怎么样?
Ali: 我觉得很幸福,两个哥哥都过的很好。大哥阿米尔在中国苏州工作和生活,二哥哈意德在伊斯兰堡当兵,我和二哥几个月就回家里看望父母,虽然要坐20多小时的汽车,不过也是开心的。(打趣到)只是那个胖子,他叫提普,只比我早加入军队四个月,事事却都得听他的。晚上他交接班后,我只能去房顶上的机枪阵地值班,而现在却可以在房间里喝茶,对没错,是白沙瓦家乡的茶。(一阵欢笑)
聊着聊着,那虔诚的祷告声再次响起,此时阿里礼貌地结束了对话,立刻找到一块跪垫,面朝圣殿的方向双膝跪地,闭目双眼,两手交叉胸前,嘴里用乌尔都语念着什么,约十五分种左右,他结束了祷告。这是每天5次高颂古兰经的祷告声之一。那悠扬的声音仿佛能够瞬间净化人们的心灵,让有信仰的教徒与真主真诚沟通。
故事讲完了,或许在大千世界之中,此人、此物、此景,只是沧海中之一粟,然而这就是真实世界,是中国走出去大潮中的一个普通缩影。
“中国走出去”是传统
众所周知,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亲密,中国人亲切称呼巴基斯坦为“巴铁”,然而初期,拉起两国关系的纽带却鲜为人知。而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制造歼6、歼7型战斗机,他们在捍卫新中国蓝天的同时,也为中国走出去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肩负着“走出去”的前辈们所做的杰出贡献。80年代初,当歼7型战斗机进入巴基斯坦以后,使得猖狂的印度空军接连遭受了重大损失。巴基斯坦就此一直把歼7作为“守卫国土上空的卫士”,绰号为“空中哨兵”。而此时并巴内部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反思”行动,新政府上台,改变了原有的一边倒美的政策,转向投入中国怀抱。
巴政治家的座右铭:任何时候如果相信了美国等于选择了被抛弃。在他们的分析中,中国对比西方对于巴最大的优越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是一个传袭制度的国家,可以稳固坚持至少50至100年以上的外交策略,不同于美国几乎更换一个总统就会出现新的衡量朋友的标准。这对于巴基斯坦恰恰太重要了。
就这样,中巴友谊传承至今。作为早期中国走出去的代表,中巴贸易为今天一个“国际化”中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确切的讲,中国走出去是有历史的,只是今天的中国,步子迈得更大,胸膛挺得更直。
所以,“中国走出去”是传统,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传承和发扬。我有幸能够加入中国走出去的大潮中,在自己的技术贸易领域为国家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而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非常感谢CAPE能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我们这一代人了解真实的世界,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继而亲身加入走出去的浪潮中,触碰有形的世界、分享无限的精彩。
此刻完稿之时,我正工作和生活在柬埔寨金边,窗外是诺罗顿皇室雄伟的宫殿和川流不息的湄公河,精彩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2014.5.1于柬埔寨.金边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4/05/hamid-alis-smile/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