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泓翔

屏幕快照 2014-05-13 0.51.05

(图为在中南屋参加聚会的中国青年)

中国的“走出去”已经二十载了。在今天的非洲,无论是再小的国家,你都可以见到大量中国人的身影:从国有企业到个体商贩,大量中国人在非洲从事投资和贸易。你也可以看见很多中国政府部门的延伸:大使馆,官方媒体,孔子学院等机构。然而,唯独中国的公民社会,在非洲是近乎完全缺位的:中国的NGO,中国较为独立的媒体,在非洲难觅踪迹。

这是有现实理由的:

首先,从视野上,中国人的视野还远远没有完全伸展到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以至于大量的中国人对非洲的认识还处在“蛮荒”的阶段。当一片土地还没有完全在视野里清晰,前往的步伐就必然有限。

其次,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本身就不处于非常繁荣的状态。对在国内还未站稳根基的大量NGO组织而言,前往遥远的黑非洲还是未来的事情。而中国自身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也让很多人觉得:我们中国自己的问题还没搞定,哪里管得了非洲。

接着,资金支持是想走出去的中国公民社会的瓶颈:几乎所有的中国市场化媒体都没有财力来设置非洲的记者站。而NGO,尤其是没有政府背景的NGO,就更加是如此了。

最后,公民社会的构成需要有能构成公民社会的人,即教育程度较高,较有理想主义创新精神,较为年轻开放国际化的人群。而这个人群在非洲的中国人口中是极其微小的。

一个良好的社会系统是与政府,企业家,公民社会等元素有机构成的。而中国NGO乃至中国公民社会在非洲的缺失就导致了诸多严重的问题。

首先,中国海外投资在非洲的情况难以被国内准确全面地把握。当前,中国海外投资无论在南美还是非洲都有着许多问题,投资本身的亏损乃至失败,劳工纠纷,环境问题,媒体形象问题,社区关系纠纷,这些逐渐为中国海外投资乃至中非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定时炸弹。然而,许多第一手的信息却没有很好地传达回国内。一方面,在非洲的中方当事人如企业很多时候垄断了对事件的解释权,以至于中方自身的诸多问题没有被国内意识到;另一方面,中国在非洲的官方机构如大使馆,央媒等既有自身背景带来的认识框架,又有对“负面消息”的种种担忧和不偏好,他们也很难成为中国全面认识非洲现状的眼睛。

其次,中国在非洲的参与得不到行之有效的监督。中国投资在非洲遭遇的种种问题其实有很大原因在于中国企业自身在管理等方面的弊端,比如说对待劳工的方式,比如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比方说为求短期利润污染环境的行为。然而,这些问题在非洲缺乏监督者:中国大使馆的职能在于服务而非管理,也缺乏监督管理的能力;当地政府往往面对腐败问题,监督也很难奏效。因此,就如加纳淘金事件,矛盾逐渐激化到无法挽回的程度,而在那之前没有人来监督没有人来避免危机的发生。中国的NGO,如果存在于非洲,其实可以起到在非洲监督问题,向社会鸣警的作用。

第三,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塑造缺乏一股正能量。NGO,志愿者类型公民社会的成员往往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和行为素质,他们的存在及活动往往有助于该国形象在当地的发展。美国志愿者组织如peacecorps等各国各种NGO在非洲的活动尽管也参差不齐,但是公民社会的存在促进了相对高素质人才的到达,两国文化的传播交流,彼此的互相了解和信任,其中优秀者也为本国人群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当前,中国在非洲形象存在较大危机,这些并不是中国企业乃至大使馆在当地的社会责任项目(尤其是简单粗暴状态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能够有效挽回的。相反,中国NGO在非洲的活动会更接地气,更得到信任和好感,更灵活有效,更加促进中国人形象的正能量化。

最后,中国在非洲缺乏社会触角的深度延伸。NGO的活动其实可以带来对当地信息的了解,对当地资源的把握,它们对于中国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的扩张都是有重要帮助的。比方说,关注农业发展的NGO可以带来农业投资方面的发展空间,关注研究当地情况的NGO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和政策建议。企业,政府机构尽管也有自己的延伸能力,但是并不能做到所有NGO能做到的事情。

中国NGO如何走进非洲?笔者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中国的NGO向非洲扩展,另一种是中国人在非洲直接组建NGO。

对于前者而言,资金和成本巨大是一个重大问题,以至于当前走出来的NGO多为有政府背景的NGO,如扶贫基金会;不接地气是另一个大问题,中国模式很多在非洲并不管用,很多中国NGO的人也缺乏对非洲的了解,对中国走出去的了解,因而很多拍脑袋的想法会在此碰壁,而如果想深度考察则成本巨大。

对于后者,起步艰难是最主要问题:一是缺钱,二是缺人。资金方面,如果没有国内的根基,想在非洲新创立NGO很缺乏资金来源,也不容易接到一些相关的项目来维持自我运转:如中国企业的海外CSR项目,如中国投资问题相关的研究,因为相关机构没有来找你的习惯;另一方面,在非洲的中国人目前多以赚钱为单一目标,你也不像在国内一样能够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两者中,笔者更看好后者:尽管起步是艰难的,但是由于该领域的空白性,只要成长起来,它就会成为众多国内外资源争着对接的点:无论是调查研究,志愿者项目,海外CSR。乃至于前者的发展,即中国国内NGO的走出去,其实也将需要借助后者来让自己的走出去少走弯路。中国国内NGO的走出去,和中国在海外发芽的NGO,最终需要联合起来,才能构成中国公民社会的全球化。

以上是一个月来笔者在非洲开拓中国NGO(或社会企业)China House的一些感想,因为有人问起这方面状况,攥文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