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卉
当你在CAPE看到我写下的这些,会不会感觉有点像来到了《哈利波特5与凤凰社》的有求必应屋——为了秘密地进行格斗演练,Harry和他的同学们找到了一个非常棒的神秘练习基地。很显然,来这屋子的人,都是臭味相投之人。
谢谢你,穿过70亿人找到我的文字。
“你,为什么要回家乡发展?”不同的人对于这一问题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人会说“为了方便照顾家中的父母”,有的人说“回到熟悉的圈子,不用再花太多精力建立人际关系,做事更加容易”,有的人回答“建设家乡,把在外学习的经验技术引入家乡,让它变得更好”……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回来,是以上都有关联,还是另外一种答案。思索很久,终于了解我的返乡,是为了更好的融合。
是自己与家乡原有的一切融合,也是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对话。
大学毕业后,我没有按照父母意愿过规划好的人生,而是选择参加了一个叫“小鹰计划”的项目,在山区度过自己的Gap Year。做小鹰志愿者的时候,和我一起在重庆山区服务的一位女孩,她是印尼华人,从小在印尼长大,直到来内地念了大学,才一点点了解真实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我们经常谈心,她最喜欢和我说的从她眼中发现的中国现象。有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国人爱说的两句口头禅是‘你不懂’和‘不可能’。”显然,这些都是否定的词语。我事后想了想,好像确实如此。这算是我们特有的一种文化?好像也不是,战争年代的中国事事争强,种种原本不可能发生的奇迹遍地开花。回到“你不懂”,在村里做事的时候,因为是吃住在村里,乍看起来,好像和村民、村庄的关系很紧密,实则不然。有些话,村干部不愿和我敞开心扉聊,即使我的脸上写满了真诚;有些事,村民不太愿意让我这样的外地人尤其是外省人参与。每每针对村里某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尚不知晓孰对孰错,村民急了,又担心说不过我,就会立刻和我说“你不是这里的人,你不懂”。这种感觉其实很微妙,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我又想到了家乡的一个现象,当地傣族人民特别欣赏会说傣语的汉族——如果某领导要下乡慰问,用傣语和傣族人民交流和用汉语交流,受到的礼遇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如今的傣族,大多数都能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大抵,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或者说叫“因为你懂我,懂我的语言、文化,所以我敬重你,也愿意跟随你做事情”。这一年,我透过身边的人,透过行走,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原来,有些事可以这样做。
回家之后这大半年,其实我一直担心从事NGO会与家人、朋友的距离愈来愈远。大多数人觉得干我们这行“思想境界太高、难聊”,连我妈偶尔都会在朋友面前“夸”我一下,“我女儿可是有中国梦的人”。但是,事实上一切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我的朋友渐渐透过我的工作了解公益,从不懂到感兴趣一点点,我的家人但凡看到公益类节目或是碰见一些需要“拔刀相助”的事情,总会第一个想起我。或许,这就是好的开端,我并没有和家乡的一切疏远,反而融合得更好。离开这么久,我回到家乡,发现了很多以前被我忽略的问题,也因此明白其中暗藏着很多机会。
后来有一天,我看到建筑师KERE的TED分享,他是难得的从非洲走出去到美国求学的学生,也是返乡后利用自己所长帮助建设家乡的人。我很喜欢他的理念——“Help to self-help”,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我想这也给社区营造不少启发,只有当地积极主动参与了,改变,才是可持续的。
我从小就生活在云南,小时候也跟着父母东跑西跑,大学去到了海南,毕业后在小鹰计划也跑了不少地方,现在又回到云南,算是follow my heart。我喜欢“环保”和“教育”,而云南是中国内陆的肺,教育资源却又最稀缺,这里还有太多的美丽值得我去珍惜保护,还有太多事情值得我去做,而且做这些事是我发自内心的,是充满热情的。虽然我只是一个人,但如果能在我的周遭形成连锁反应,就是一群人甚至所有人Help to Self-help,那么,“七彩云南的长久之美”应该不是太难的事。
今年春节,回到妈妈的故乡——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家人故地重游了“望天树”。
如梦里的故乡一样,阳光穿过热带雨林,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风轻轻拂过脸颊,澜沧江边,我抱着望不到顶的大树,就好像听到了它对我的友好呼唤,“欢迎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