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芯:再谈年轻人的间隔年文化
文/安芯
我常用一组数字来概括自己的间隔年:365天,DIY6个国家,8个义工项目,2个专栏,1本13万字的书,独自拍摄5集纪录片。1个月,8个城市,近30场高校分享会,推广间隔年。
坦白地说,对于一个女性,独自策划,施行,聚合力量推广,做到这些,已经到达了我23岁时能力的顶峰。
2010年,间隔年在中国年轻人群体里初显趋势,南方地区的青年对这样的新鲜概念可谓热衷至极,而间隔年在北方城市还处于冒芽阶段。2011,2012
这两年,电视媒体、杂志媒体都争先开始对这个概念进行报道,有的把它归位旅游一类,有的探讨它在中国的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大,有的则是把它作为年轻人新的一种生活方式来提,也有的将之视为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的一剂良药。
间隔年到底是什么?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间隔年完了到底能否接地气地生活,以及怎样才能接地气地生活?
我觉得虽然间隔年在国外主要是针对高中毕业生或者大学毕业生,以一整年的时间去完成的,但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它可以是不同时间段的组合,可以是间隔月,也可以是间隔季度,形式上是可以灵活转换的。至于间隔年做什么,我觉得可以根据性格爱好、职业规划或者经济能力自行设定,比如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可以考虑拿出更多的时间放手出去走一趟,再接着工作或者读书,稍微紧张一些的,可以考虑压缩时间或者以某种能够相对自足的方式,比如打工旅行、义工旅行,甚至是尝试性地工作一段时间,去完成自己的间隔年。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抱怨,多大的能力和条件,去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多大的空间,成长与收获。
有的人会觉得出去走一趟,吃吃喝喝,没什么成长和收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搞不好还徒增一些虚荣心。我觉得量力而为,外在的条件可能决定了大多数人能够走多远,但是一个人的自控力和自律,决定了他能够在这趟行走中走多深。所以,你到底下了多大的决心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以及你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自控力去规划这件事情,很重要,哪怕不会的,主动地去学习如何获取相应的能力,这一点,也将决定了一个人在间隔年里走多深。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社会问题等都不尽相同,走出去看,去吸收,需要的是自己事先准备,不用完全准备充分到位,但基本的如何去看,看什么,怎样看,都需要自己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思考的能力。
总之,想清楚了,再出去,想不清楚,多问一些人,家人,朋友,前辈,问多了,自然也就会想清楚的。
至于它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因人而异,有的人悟性高一些,很快就吸收到了,有的人可能还要再生活一段时间,不用着急给它下定论。只要你用心去经历了,自然就会有收获,外在的能力与内在的变化,尤其是内在的变化,这是外人能以觉察到的。
间隔年回来以后做什么,能做什么?很多,也是因人而异,但不论是哪一种生活方式,比如有的会继续申请出国,有的会抓紧时间找工作,有的会考研,更有的自主创业,都需要把间隔年的那些精彩的经历,异国的邂逅,美妙的体验,放在脑后,这些都是过去的光芒,需要记住的,是这个过程里的收获与成长。
人的一辈子很长,间隔年只是其中很短暂的一段经历,走好了,它会让你的人生之路更加精彩,但是如果你因此而浮躁,虚荣,那你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浮躁与虚荣给你带来的损失。
年轻,需要积累,心理的积累,社会的积累以及经验的积累,间隔年,实际上就是积累的方式之一。仅此而已。
安芯的间隔年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3182735.htm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10/anxin-gap-year/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