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播报】8.28 对当代大学精神的省思与展望
“群体如何共同过上美好生活?”
——对当代大学精神的省思与展望
活动记录/胡笳
活动摄影/秦佳悦
八月二十八日,星期二,蒙蒙的雨水涤荡去暑期的燥热,微雨的午后我们相聚在婕妮花咖啡馆。下午两点三十分,随着参与者们的到来,我们新一期的Meetup正式开始。
当代大学精神的省思与展望,这个贴近我们生活的话题吸引了许多朋友的参与,这次的Meetup活动可以说是人气满满,咖啡馆中独自旅行的游客也被我们的活动吸引了过来,一同参与这次的Meetup。
一如惯例,在我们的分享会开始前,CAPE西安的LCD程钰琛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整个CAPE的相关情况以及CAPE西安的主要内容。西安的CAPEr们致力于发展具有西安特色的Meetup活动,借助西安本地高校集中的优势,凝聚青年力量,促进青年做出有利于自身与社会的改变和选择。伴随着近半年来的努力和尝试,CAPE西安已经成功举办了八次Meetup活动,每一场Meetup中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主角。此次Meetup希望在通过借助召集人刘勖的政治学学历背景产生新的思考和见解,让在场每一个人对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发展都有新的思考和行动。
PART1 每一个人的大学
听完了程钰琛的介绍,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了今天的召集人刘勖的身上。刘勖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他的大致情况。刘勖在今年6月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与行政管理系毕业后,即将进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大学的四年时间里,他曾创建吉林大学ICU模拟联合国协会与大学精神联合会,在大二赴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交换学习,也曾长期担任吉林大学民主管理委员会行政学院学生代表。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不断地尝试用轻松的方式来谈论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就是政治学的内容。
之后,刘勖为大家播放了一段成立“大学精神联合会”时的宣传视频。视频以采访学生为主,询问每一位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是怎么认识大学的”,“你期待大学带给你怎样的变化”,随后刘勖也向在座的每一位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眼中的大学是什么?你对现在所处的大学有什么看法”
第一个问题便直指我们的生活,许多朋友忍不住开始“吐槽”自己所在的大学。许多朋友对自己的大学深感失望。许多朋友抱怨自己的大学中专业课程的缺失使他们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无法满足他们对探索专业领域的各种需求。
也有人以平静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大学,来自西工大大四的一名学生表示,大学给予他的是“重新审视和获得新的生活”的权利。他认为在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新的生活是最主要的部分。大学给予了他如今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而这在之前的机遇中是不曾有的。同样,另一位朋友提到,他所期许的大学是“一群有动力的人去做有希望和有意义的事情”。另外,“更新理念,接受新的思想”也成为了大家对大学最普遍的期待。婕妮花咖啡馆的老板,一位毕业多年的“前辈”则表示,大学给予她的是“学科精神”。当她摈弃部分行政机构的弊端之后,大学给予她的是“在分离无用部分后能够取得的对自身有益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是大学中最为重要的。
不仅我们学生在认识大学,大学中的老师也在对大学进行着反思。身为一名大学老师的王亮同样对大学有着自己的认识。王亮认为,大学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二元结构。如何弥合这两大结构之间的裂痕是每一个大学的重要目标。而他对大学的认识则是“追寻称得上是美好的事物”。
最后,程钰琛谈到了自己对大学的认识。她认为大学给予她的最大的变化是“认知的改变”。之前向往的事物有的已经失望,之前认为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如今正在追求。这样的认识是大学两年对她的最大影响。
PART2 召集人有话说
听过大家对于自己大学的介绍和认识,刘勖提醒大家,对大学的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而毫无建树的“吐槽”。大学四年给予他的更多的是观察和反思。刘勖说,他的反思开始于对学校生活的思考,当他发现涉及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严肃话题往往得不到大家的关注,很多人一谈到政治就会觉得尴尬,因此他也察觉到了大学精神的缺失。
接着,刘勖又向大家询问了第二个问题:
“你眼中的政治学是什么?”
相对于第一个问题直击生活,第二问题则多少有一点高深莫测的感觉。
许多人表示不了解和说不明确。当然,也有人引经据典地指出“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方法”。
听了大家的看法之后,刘勖说,大学四年,他尝试过在各种场合谈论政治学的内容,无一例外的以冷场告终。而他的大学四年与政治学相伴,于是他对自己日后的定位是“以轻松的方式谈论政治学”,而今天,他的故事将从大一说起。
大一:“只要你跟着我混,我保证你进学生会”
当这个标题出现在投影仪上时,在场的我们都心照不宣的一笑。刘勖讲到,这句话确实是他在大一时听别人说的,说话人是一名学姐,说话时理直气壮。这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他的反感。“学生会应该给予我们一个平等发言的机会,应该是一个创造机会相等的平台”刘勖这样评价学生会, 然而事实却与他的期待大相径庭。
怀着对学生会的不满,刘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尝试——“模拟联合国”。在模拟联合国这一组织里,刘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严格的平台构建开始,刘勖与团队伙伴一起设计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他们的议事形式。
“例会的漫长和无聊是每一个社团的通病”,刘勖这样讲到,“基于对罗伯特议事原则的热衷,我们制定出了自己的议事流程以缩短例会时间提高例会效率”。从准备过程开始,与会者会得到一份详细的会议谈论问题清单,在开会时遵循“问题优先”,也就是只探讨分歧;“留多存少”,考虑到许多人的分歧点可能有重合,于是由分歧最多的成员首先发言;“多数通过”,大多数成员同意的建议得到采纳。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效率也让更多的成员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议事过程之中。至今谈起这个校园版议事原则时,刘勖依旧洋溢着自豪。
大二: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当这句话出现的时候,所有人只能默默地仰望。察觉出大家的惊愕,刘勖解释道这句话是他在台湾交流时的听台湾大学的一个学生所说出的话。转而,刘勖问出了第三个问题:
“你认为自己算得上是一名知识分子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那么为什么?”
这个问题着实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也将现场的朋友们分成了两部分。
有些人认为自己不是“知识分子”,因为自己无法或者说还没有肩负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担当。当然,更多的朋友则认为在大学中自己得到的是一种技能而非知识,自己在大学中所“识记”的内容多于“创新”,因此无法自称知识分子。
有些朋友认为自己可以称作知识分子,“受过教育并且对社会有责任感,敢于说出与不合理,并且拒绝与他们合作”这样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同样,“创造新的思想,具有新的思想并且努力让更多的人接收这些新思想”同样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思考。
听完大家不同观点后刘勖谈到了自己的想法。刘勖说自己一开始听到时,很不满,“一个学生怎么能以知识分子自居”,但之后他察觉出在这句话背后的担当和责任。“按照常理的划分,大学中的我们已经接受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教育,但为什么我们不敢以知识分子自居?”刘勖这样问在场的朋友,同样,他给出的回答也让我们反思“因为我们失去了公共担当的责任感”。
之后刘勖将他在台湾学习生活一年的感受分享给大家,尤其介绍了台湾大学与社区的对接和交流。他同样谈到了台湾大学生对校园公共管理的冷漠,学生们更热衷于公益活动而不是参与学生会民主选举对校内进行更好的管理。但他觉得,这种冷漠源于一种热情的退却,因为台湾的民主政治已经到达一个高度,现处于一种由高向低的过渡期低潮期,所以当大家有足够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时候,部分领域自然不被人们关注。而大陆的民主政治正处于向上的攀升期,虽然两岸学生对民主政治态度一致,但是成因却不一样。
刘勖同样提到了民意代表和社会善治对于社会和民众关系的调和作用。他讲到民意代表的出现调和了社会中的诸多矛盾,使得对立双方能够坐在一起促成问题解决。
大三:探寻真理,公共参与
结束了一年的交换学习,回到自己的大学,刘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改变和探索道路。
也许是一腔热情引起的冲动,在学生会的选举中,由于“图省事”的思想导致刘勖因为违背了选举制度而憾然出局。反思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刘勖依旧十分遗憾。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违背了制度,即使自己的愿望再好也依旧与自己的理念分道扬镳。但不久之后,刘勖建立起了大学精神联合会。在大学精神联合会中,刘勖用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思考和尝试被更多的同学接受。“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即使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刘勖最后这样总结道。
但新的忧虑也因此产生,刘勖发现我们大学生的生活日渐原子化,每一个人的生活范围逐渐狭窄。对现状的默许,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使得大学中的公共领域渐渐消失不见。刘勖希望大学精神联合会能够改变这一点,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在场的朋友也能因此警醒。
大四:你做的事情有意义吗?
这句话是刘勖的家人问刘勖的,也同样代表了刘勖对自己大学的思考。
刘勖说他所期待的大学和他认识中的大学是学生参与到校园管理中,由每一个人组成的校园管理。而在这样的校园管理和志愿服务的联合,学生间产生信任和了解达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或许还要面对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只要坚持在路上,梦想和希望就有实现的那一天。
PART3自由讨论:新方案的第一次实践
刘勖的分享让我们每一位朋友感触颇多,随后进入到我们自由讨论环节,我们也为在场的朋友们设置了这样三个谈论话题。
A.我们身边所感受到的大学教育现状为何,存在哪些问题?
B.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教育现存问题?
C.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如何才能改善身边大学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遵循刘勖给出的建议,我们的谈论环节也做出了一次新的实践,以下是我们小组讨论的具体步骤:
1、静默思考:每位伙伴静静思考5分钟,在纸面上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身最重要的观点
2、基础陈述:每组按照一定次序依次发言,每位伙伴通过三分钟的时间简洁而深刻地表达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观点。在其他伙伴发言的同时,自己要记录下发言要点并标注对其他伙伴观点的问题与“批评”
3、由多至少,问题优先:每组按照每个人问题提出的多少由多到少依次发言,被提问的伙伴们依次解释自己的观点
4、自由讨论:围绕对其观点的批评与建议进行自由讨论,自己记录下符合观点
5、推选代表,总结陈词
一段时间后,两个小组都产生了自己的讨论成果,现将成果汇集如下:
Group1:
1、我们身边所感受到的大学教育现状为何,存在哪些问题?
外在问题:资源与信息的不对称,大学生不了解身边有什么资源也不清楚自己如何获得自己最需要的资源
内在问题:大学生自身的精神的缺失和迷茫的现状;接受的是生存教育而非生命教育。
2、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教育现存问题?
系统问题:学生与教师二元的系统间裂痕太多,无法进行有效交流
制度问题:行政部门不作为的制度体系以及缺乏吸引学生的手段
文化冲突:传统教育方式和西方教育方式的冲突
3、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如何才能改善身边大学现状
自我探索推动自我实现,以自我实现为契机带动周围人的改变,从而影响系统本身。
在注重本专业的学习之外注重博雅教育和具体实践
Group2:
1、我们身边所感受到的大学教育现状为何,存在哪些问题?
宏观:大学生精神寄托的消失,大学教育本身的定位混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混淆。
微观:考核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人际关系重要性和个人能力重要性的二维冲突
2、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教育现存问题?
行政部门:冗杂的体系和低效
学生自身:失去动力和自我定位
教师队伍:重视项目忽视教学
3、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如何才能改善身边大学现状
由个人的改变到组织的改变,借助社团的力量,注重新思想的探索和具体的个人实践
PART4 新的未来:我们将行动
伴随着窗外雨声的消逝,时间也慢慢地到了五点。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新的思想在产生之后更需要各自的实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政治学呢?”刘勖再一次问出了这个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让群体共同过上美好生活”而同样公民教育的本质也是“培养出让自身生活更美好的公民”
是的,当我们每一位学生都有勇气和又能力以“知识分子”完成自己的社会担当时,大学的精神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聚西安,Meetup with Purpose,下次活动,我们再见!
最后大合照: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09/xian-cape-meetup-review/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