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芳

如今在大学里,甚至整个社会都在流行 “支教”,单单以大学生为例,每年不下万人会如同生物大迁徙般从全国各地涌入西部的学校中,究竟支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能改变多少?到底会不会如同想象般美好?这些我们不得而知,在每个人的概念意识与想象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单单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短期寒暑假支教,需要被泼一盆冷水。

我们匆匆忙忙的赶在奔往西部的路上,却没有及时停下脚步思考我们行动本身的意义,没有反思当地实际就一股脑的将自己所想的奉献给西部。西部地域广袤,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文化不同,加之地理或其他因素的阻隔,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传统,因此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云南是贫穷,人家想上没得上,像贵州就是思想习俗问题,孩子们想上,但社会弥漫着“读书无用论”,最终两者结果一样。这就像华佗治病,病根不一样,都是感冒,一样的症状,开不同的药,就在于其病根不同。我们有爱心的大学生嘛,忙忙碌碌奔着自己心驰神往的圣地,想要抛洒自己的一腔热血,却不想只治标不治本。前些年曝光的高材生殷永纯在支教期间猥亵男童,着实为支教事业填上了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再来讨论下为什么支教会像“瘟疫”般在大学生中流行。究其缘由,不外乎有三个:其一,支教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随大流,大家都有这份心去向时尚看齐,就像说这种经历我有过你没有,我就比你丰富。不是自己内心如何,而是我们整体都被这个浮躁的社会给同化了,在染缸里谁能说自己纤尘不染?社会的浮躁已经充斥在方方面面,我们在很多时候处在其中却不知所谓,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已经被我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我们丢失的是民族的根,浮躁的病毒才会侵入仅存的枝干,以致我们在价值取向上分辨不得,这才是我们追逐时尚的缘由,在追逐的同时不会反思值不值得。

其二,功利主义盛行,还有大部分人自己压根意识不到的潜意识里已经闪现过的念头:做支教能有什么好处,能带给自己什么改变或许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人作为“经济人”的那分毫都要计算在内的自我利益最大化,那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断努力中纯粹的以目标为最终标准而完全不在乎的手段的赤裸裸的无耻。这也是人性自私的生动写照,从人性本源入手,探讨着“性本恶”的本质。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自私的基因,也正是因为这些基因的存在才有人类发展至今。不过近些年竟愈演愈烈,才使得整个社会功利主义盛行

其三,内心深处的好奇,“好奇心害死猫”这个好奇心也害一批人前仆后继在支教的路上,亲身去到西部,亲眼去看看到底那边是怎样的,到底有多穷。恐怕也是一种存在的心理。当然,我们自己或许不会承认说我是这么想的,也许你只想说我们就是想去支教下,目的展现的无比单纯美好。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这种显现一定不占少数。所以我想理性呼吁支教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现在的支教有部分目的不纯,更多的是为着满足自己那么一种不负责任的爱心。与其这般让大家都受伤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做着本该属于自己的事情,相安两无事。

任何事物单单以一个利弊来分析确实不当,十全十美无处寻,就像永动机永远也造不出来。支教这件本应该神圣无比的事情嘛,也难逃宿命。

首先,对于当地孩子来讲,突然有这么一群陌生的人,讲着他们所不熟悉的普通话,教着大家所学过的或将要学习的知识,新鲜,但是好好的暑假被拉出来半个月一个月中规中矩的上课,这事摊谁身上都得合计合计,毕竟孩子终究是孩子,正处于童真年代怎么愿意放弃自己宝贵的“休假权”?再者,等这些孩子好不容易和来支教的大哥哥大姐姐相熟,他们却又要走了!这种感觉就像说有件东西本不属于你,但上天让你无意中拥有,而某天,突然收回,啥感觉?完全是一种被剥夺之感。与其这样,还不如压根就不曾拥有,至少没有被剥夺的切肤之痛,放任他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着平静规律的生活。

再议我们大学生自己,自己也才刚刚步入成年不久,心理上和社会经验上还嫩的很,仅仅靠着热情去办事,不去考虑更多的方法与后果。说到底还是归于上边说过的时尚诱因,再加上自己不成熟的公益心,就有好心办坏事之嫌疑了。短短数周,自己先适应那边的环境,再适应要教授的课程,等到一切都合适了,不小心时间到了,回去了。这还是生活自理能力极强的,万一说去了个自理能力极差的,还要整个团队来照顾他,这究竟是去支教帮助别人还是说到别人那里去添乱了。支教其实也可以是双方的进步,关键是端正支教的态度,为孩子还是为自己?大学生身上始终不可避免的有你生活过的城市的气息,这才是对当地的致命伤……

最后校方,大学里重视素质教育,要有相应的社会实践,那么多人都要做实践,经费活动有限怎么办?支教么,花钱少还能让大多数人参与。大学在这里边成为了一个鼓动者的形象,起着的作用也是如此。说到西部的学校,他们才是比较不幸的,队伍来了首先你得安排住宿什么的吧,增加负担;接着要负责学生们的安全问题的,这是重点,也是很多学校最担心的事情;最后么,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支教完了回去了,还要面临一个问题,西部娃娃的适应问题,都已经被大学生老师的教课方法所吸引所同化,本地那数的过来的老师都开始看不起了,这不尊师的习惯一旦出来,以后谁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这不是给本就脆弱无比的西部教育链条中最脆弱的师资一环一个狠狠的打击么……

那么到底对于支教,我们到底能做什么?仔细论来,这种压根就不能称得上支教,只能说是一种体验式夏令营。我们的角色需要改变,需要思考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将改变向正方向无限延伸?

其实每一个来了又走的人,尽管时间很短,但依旧会改变很多,不论你是什么目的来到你莫不相识的西部,你自身所带的气息依旧会影响着那里的孩子。所以,希望所有去支教的人都能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就像之前在西部听当地老师所说,我们知道他们来也不能改变多少,只是希望他们能让我的孩子们能向着更善良的方向走,教给孩子们善良和美好。淳朴的山村和着善良的人,才是支教的最佳拍档。大学生,还能做的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送,将外面的世界描述出来,再将这里的情况表述出去,带给孩子们的应该是积极美好的所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里都有阳光,我们在城市里生活,这里有灯红酒绿昼夜繁华;孩子们在大山深处,炊烟袅袅,民风古朴。我们带来的不应该说是这里多么贫穷,多么落后,而应该反思下孩子们的眼里是多么纯洁美好。这是他们的根,在城市化浪潮中,这是未被污染的地方。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模样,深深的乡土文化,应该更深的扎在孩子们心中,而不是几十年后的历史书中。家乡永远应该是美好如画的,自豪感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不要播下自卑的种子,那会结下丑陋的果实。

不要放言说拯救世界改变那里,大家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纵使有心总无力改变全局,那么就从一点一滴做吧。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他人。支教的团队如果选择自己的家乡,或许这能改变的更多,也会消除很多副作用。语言,能懂;风俗,自知;时间,自有。

另者,如果说我们在支教的过程中可以静静的做好一个观察和体验者,将更隐蔽的信息带出来或许这种成效要比我们在那里两个星期甚至两个月的支教都有意义。在支教这件事上,也是存在着一种地区选择,云贵川藏,鉴于其自然及民族风情为更多的人所倾向选择。而我们选择的学校也是我们能选择到的学校,至少说那里曾经有外面的人到来过,把山里的讯息带出去过,但其实还有更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学校和故事淹没在西部广袤的天地中。如果不是亲往你或许一辈子都不知道在山沟沟里还有一所破旧不堪的学校,还有一群渴望求知的孩子。我们在支教经历中,为何不用自己的双眼去见证这些地方,用自己的笔去记录呢?支教、被支教,双方或许可以组成两大联盟,这样的需和求才能更加平衡,避免由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造成的单一学校地方的资源过剩。

书包再好也只是装书的,不是说我们捐助了大批的书包,捐助了大批的书籍就真的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支教界也是存在着陈旧的理念,其实对于西部教育对于孩子来说软实力的需求更加强烈。那里需要老师,更需要贴心的大朋友。他们内心有着自己的需求,我们走进去才知道自己想的和做的有多么大的差别。卢安克肯和藏族的孩子一起成长,数十年如此,他说仅仅想陪伴大家一起长大。这或许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在留守或者其他特殊孩子的内心,还是及其渴望沟通的。我们大学生过去如果能真真正正的做好一个知心的大哥哥大姐姐或许能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不是说支教结束了,一切结束了。这才是刚刚的开始,鸿雁传书,在他们的成长中以另外一种形式陪伴他们。坚持下来,这远比教他认两个字要重要的多。毕竟,我们信息是极度的不对称,他们的世界还仅仅是那么大,你或许就是他所知道的全部外界。

反思支教,我们天南海北跑到陌生的地方究竟是为什么?与其劳师动众还要担心适应问题,为何不考虑去身边的学校看看?比如城市中的民工子弟小学,比如师资落后的学校?留下来,哪怕每周只教那么一门课,这也是有着莫大成效的。坚持、有爱,这才是支教最美的愿景。

抛却杂念,不要“拣客”。若做,怎论他到底条件如何,是否遥远,不忘初心,一往无前,踏踏实实的让自己的爱心永远保鲜下去。

相信美好,相信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