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文/高骏
前些天与朋友聊起“支教”的话题,回味起来竟已是五年前的事情了。那段日子短暂而美好,因是在凤凰古城,十天里上午教书下午游山玩水,白天跟孩子们欢声笑语,晚上有酒吧的曼妙歌声,好不快活!我很喜欢小朋友,即便是最淘气的那些,但教书总不是凭着一腔热情就足够的,看到CAPE在征集有关支教反思这一话题的稿件,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当时的一些想法以及一段时间之后的思考。
了解学生是最核心的功课。初到古城,我们一行十人被要求集体备课准备教学内容,坦白说,这是我最不用心的环节了,学生的情况都不了解,怎么准备?且不说年龄、英语水平、接受能力,我当时甚至担心会因为普通话水平的差异影响授课呢!
要了解学生也得讲究方法,教的是小学生,十一二岁的年纪,一个外来的老师,当然得先能“玩儿好”才能“教好”。还记得第一天去到箭道坪小学(凤凰古城里唯一的小学,沈从文先生母校),趁着给老师分班之前的一点空隙,我凑到一帮打乒乓球的小朋友当中,跟他们轮流对打起来,没成想最后我竟真被分给这一班,上课铃响后,孩子们迎来了我这“乒乓球打得还不错”的老师,这一段小插曲让我跟学生从开始就熟络得多,省了很多预热的功课。之后有机会赶上“丢沙包”、“跳长绳”我都凑热闹一起玩儿去,这样跟孩子们之间除了老师和学生这层关系,更多了一分“玩伴”的默契。
聊天也是很重要方式。每到课间一般会几个被学生围起来问东问西,当然肯定没多少关于英语学习的问题,都是好奇大学生的生活,虽然距离他们很远,但从眼神里看得出他们憧憬着。我也趁机时不时向他们发问,除了了解当地的生活状况,还要八卦,“班上哪个女生最受欢迎”、“最淘气的男生是谁”、“谁给谁写过情书”之类的。哈哈,可别小看了这些孩子们,凤凰古城作为热门旅游景点,来往的游人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各色人群,家里收入水平也高,小孩子看电视更是学来不少新“知识”。知道了学生的一些小秘密,跟他们开起玩笑来就更加自然,后来由着他们兴趣所致,还专门加了一节课讲“恋爱用语”。
“恋爱课”的板书[/caption]
十一二岁的孩子很难有什么“内驱力”,需要想一些办法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果冻和糖果是我提前采购的“彩头”,按照问题的难度对应不同大小奖励,这个法子很多志愿者都在用,久经考验,长盛不衰,我就不多提了。作为激励的手段,比起糖果更有用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善于回答问题更愿意回答问题,基础差一些的会答错,也羞于举手和在同学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答案,如此陷入恶性循环,这时候就更需要当老师的出手干预了。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成功的习惯,比如提出问题会看到羞答答、手半举不举学生,叫他们回答一般都有正确答案,只是缺乏自信,多给些机会他们就会更加主动;还有听课很认真就是不开口的学生,叫起来支支吾吾,这时候给点提示、再给点提示,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答案,这个过程中其它同学也会受到启发。另一方面要调整学生的“对错观”,多表扬那些虽然没答对但是勇敢举手的同学,让大家认识到“勇敢的同学”比“聪明的同学”更受老师欢迎,这是一条打开同学们课堂参与热情的捷径。
关于让学生开口回答问题这点,有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学新单词的时候安排同学们按顺序每人都大声念一遍(有点学习李阳疯狂英语的意思),轮到后排一位男生的时候念得很小声,我鼓励他,还很小声,我带着他读,依旧没有变化,我说“来啊,男子汉说话要大声点对不对,大声念出来啊”,他看着我沉默许久之后嘟哝了一句,“……我不是男子汉”。我没有再勉强他,说了几句圆场的话就让他坐下了,但我真的很意外,学生的胆怯会严重到让他放弃一些自尊心的程度,让我意识到自信心的培养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方法不对或者用力过猛都会适得其反。这位男生后来在写给我的信里提到了这件事,一字一句地吐露心声,“高老师,那个单词我会念,我想当男子汉,我只是不敢大声说,我从来没有大声说过。”我很庆幸没有因为他的小声而让他从视线里溜掉。
十天的支教是非常短暂的,短到和小朋友还没有很相熟就要分别了。班上最淘气的男生攒下零花钱给我买了件小礼物,班上最乖巧最用功的同学前些天发来微信告诉我已经去县里读高中了,还有五十多封写给我的信,告诉我他们心中的高老师是“瓜子脸”、“幽默”、“爷们儿”等等各种奇怪的形容词描绘的形象,当然还有这短短十天让他们对学英语态度的改变。我从没期望过通过一次支教来改变学生,也没想过用有限的时间教给他们更多的知识,我对于支教意义的追求始终局限在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上,我们的存在不是给学生设定标准,而是找到学生自己的标准,让他们去尝试之前不敢挑战的事情,去发现自己蕴藏的潜力和才能。
保持对教育应有的敬畏
支教归来后才渐渐看到网上有不少关于短期支教的抱怨和顾虑,甚至有人在大声疾呼短期支教对学生对当地学校都非常有害,我觉得这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单从志愿者自身方面说的话,当中有心态问题,也有方法问题。
还是先举个例子吧。和我同去支教的就有英语专业的同学,从高中甚至初中起就接受外国语学校的专门训练,加上曾经高强度的英语学习,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各方面都十分出色,来到小县城的小学校看到当地的教学状况落后自然非常担忧、着急。就有同学发现学生的发音不准确想要赶紧补上音标这一课,希望十天之内能让学生熟记;又或者感慨学生词汇量确实太缺乏,希望每天多布置一些单词让学生做好功课,结果当然都是事与愿违。志愿者的素质过硬,用的又是“好”的、“专业”的教学方法,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了解学生”必然是致命伤,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支教团体的通病。首先在课程安排上,之前很可能精心备课了结果发现与当地水平不衔接,教学内容和教材不匹配、课堂用语学生听不懂(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看黑板等等)、发音方法和位置不到位,诸如此类。再者,把握不住小朋友的心态,可能我这种“孩子王”心态又爱玩儿的家伙喜欢逗着学生所谓“寓教于乐”,但看到有老师想靠“威严”镇住学生却反而不被买账,情急之下甚至有女老师被气哭的状况,是阔别童年太久了?哈哈,看来时常保有一颗童心真的很重要。另外就是沟通方法的问题,跟小学生沟通就要说小学生的话嘛,教的时候用词太“专业”、“高端”起来,固然会让学生对自己敬畏有加,但这距离一拉开“美”就没有了,怎么用学生熟悉的话语灌输陌生的概念,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学习的问题。
在网上还看到一种批评的声音,说志愿者将“幻灯片”、“素质教育”带到支教当中来,把授课内容做成精美的“PPT”放给学生,或者把学生拉到操场上玩游戏。有接待方的校长抱怨说志愿者走了之后学生无心学习尽想着去操场,又或者嫌弃当地老师方法落后、发音不准等等。箭道坪小学没有放“PPT”的条件,加上我这人比较“老派”,上课道具一只粉笔足矣,板书写写画画地也并不规整,单词写到能看清的程度便迫不及待回过头来跟学生活动,但我始终将这视作最能增进与学生互动的方式;类似“素质教育”的方式我们尝试过一次,当时是把两个班合并到一起上了一趟音乐课,我弹琴带着学生们学唱英语歌,这种新鲜、好玩、又带点比赛意味的方式很受学生喜欢。不过,嗨,那次我们设置的头奖——用来奖励第一个完整唱出整首歌的“超级果冻”——还被邻班的同学夺走了。
方法之外,更深层的还得说说志愿者的心态。“支教”一词本身就有“支援”、“帮扶”的意思,这种“先进”与“后进”之间的差距很容易在志愿者心里放大,造成诸如 “要把‘好’的学习方法带给学生”、“让学生看到外面的世界”、“给学生的人生路多一个选择”之类的心态,殊不知当“支援”超过了接受者能力范围的时候,爱反而会变为伤害。像“幻灯片”、“做游戏”这样的手段既然离开了志愿者就不可持续,那“要不要用”、“怎么用”就得慎重考虑,一厢情愿地选择教学方式和内容,反而会揠苗助长。
支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要求志愿者将知识、学习方法等等带给学生,也是大学生们了解祖国欠发达地区教育、生活现实的宝贵机会,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因此不仅要求学生,更要求作老师的大学生们要时刻保有开放的心态,并对变化有所准备,乐于接受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善于应对期待之外的状况。
我还会时常想起箭道坪小学224班那一群可爱活泼的孩子们,那是一段纯净而美好的记忆。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09/feel-the-happiness-of-uncovering-the-potential/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