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珠海Meetup “二三线城市青年与公益行动”回顾
文/兔子&先迪
马上要毕业了,我们在大学期间或与公益社团结缘并参与其中,一路上有快乐有痛苦有成长。那么离开了大学公益社团,如何把公益热情继续发挥?
6月16日,珠海Boofee书房聚集了一群热心跨界学习,投身公益活动的朋友们,他们在这个下午分享了各自加入不同组织,行走在探索未知,获得新知的旅途中的那些充满理想主义而又极富现实意义的精彩故事。聚会持续了近三小时,在自我介绍和分享之余,我们都希望能总结出一个Action plan。首先,先来回顾下CAPE珠海的聚会情况吧。
Part 1. 自我介绍,公益经历或者对参与公益方面的看法
珠海高校整体有一定的公益氛围,但与社会资源对接较少、可供社会人士参与的不多;另一方面,珠海是个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生活节奏慢的另一面是城市的创造力、活跃度稍稍欠缺,包括公益领域。NGO资源稀缺,青年文化薄弱,与青年人意气相投的公益实践更是少之又少。本次聚会的朋友大多数是大学生群体,少数是社会人士,这样的身份背景让大家更加有了话题可以分享。自我介绍是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对彼此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傻猫fay (北理工大四准毕业生,大一接触环保,大二实践环保,大三加入大学生环保组织绿色珠海,希望能在工作与公益方面找到平衡);
@杨延–东(用美术去宣传CAPE,希望他的画里面能够给人公益感受);
@纯Doris (英文杂志编辑,曾经在广州成立了名为BEAN的NGO,现在珠海工作,希望把BEAN引进珠海);
@古月啊音匀(暨南大学大二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动让她感动,农村支教让她成长,珠海盲道守望者的发起人)
@蒂帕尼诉衷肠 ( 地道的上海女孩,UIC大二学生,在旅游的过程中,视野不断开阔,对公益想法越发深刻)
@NIKI_MAKUIC(大二君在不断地义教,不断地参加珠海公益活动,了解珠海NGO的问题所在)
@C明天过后JW (北理大二学生,从一个坏小孩到现在想法很多,充满正能量的公益新青年)
@cguazheng (北理大三学生,高中到大学的公益经历,雷励中国的强力支持者和参加者)
@xindi笛 (北理大四学生,参与了四年的环保社团工作,希望有更多平台让志同道合的人们去实践他们想法)
@祝福睿恩(心理咨询专业人士,曾参与支教,希望孩子们能得到更好的关爱,也希望社会机构是大学生求职的安心场所 )
@黎龙卉(北理工大二 ,因为公益论坛而对青年意识的觉醒有很强的感觉,对防止人流和人流意识想行动的公益青年)
@奇迹旅行( 青年部落、珠海读书会、青年小组等小组织的发起人,比较资深的公益达人)
Part 2&3.公益行动意向和想法,公益行动的渠道和方式
经过了自我介绍和对公益的想法环节,大家互相有了初步的认识。聚会的第二环节就是分享大家所知道和参与的一些公益行动。
@C明天过后JW作为珠海地区的发起人向大家介绍了DFC。DFC:Design for change DFC 感受,想象,实践,分享,主要针对6到12岁的儿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付诸行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作为一名资深公益爱好者,不仅为黑苹果这一专注青年公益,旨在推动社会青年的参与的活动而奔波,还策划了《原野行动》单月/双月刊,,主要面向农村小学学生,为让他们有更好的教诲接受高等教育的项目而忙碌。
@纯Doris向我们介绍了当初创建BEAN时候的故事。几个同样热爱公益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为了能向公益事业付出自己的一份力而一起创建了BEAN,但是由于此团队的特殊性在大家各奔东西之后,这项目也就分崩离析了。Doris希望通过这次聚会能产出一个项目大家合力而做。
@古月啊音匀 向我们介绍了她之前发现珠海的盲道并不尽人意的时候所推行的关注盲道行动。这个秋季她即将前往台湾进行半年的交流,希望能够促进两地之间青年对公益事业的交流。
Part 4 珠海青年公益行动选择
以下是推荐给大家的珠海地区践行公益的选择类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参与哦~
• 社会公益机构(香洲义工,社工组织,青协)
• NGO(爱心会&协作者)
• 高校社团活动(高校公益氛围挺足)
• 珠海小黎(珠海活跃公民,时常组织民间活动)
• 引进其他公益项目(BEAN,DFC中国)
• 社会创新/青年发展(TEDxTangjiaBay,CAPE,WEEx )
• 线上公益(随手拍珠海的青年空间,网站志愿者)
珠海的公益发展需要平台,需要一定力度的宣传来营造公益氛围,相信通过热爱公益的朋友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将珠海的公益事业发扬光大。现在,我们最希望的是能够集合多人的力量去完成我们所提到的公益,也就是Call to action。
珠海Meetup活动组织经验谈
文/Fay
从活动组织角度看,珠海Meetup活动中有许多技巧性的操作有待磨炼;从活动发起角度看,活动的目的、效果都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以下总结纯属个人经验:
准备阶段
话题:当初在话题上纠结过,参考了从前其他城市做过的话题、与同学讨论过也无果,而且总试图猜想本地青年们感兴趣的话题。最终按我的兴趣点来定,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公益。
地点:年初时探访过珠海的青年空间,所以选择联络方面并不费劲。
嘉宾:本来请到某公益标杆人物作嘉宾,自忖对于三线城市的青年活动极具意义,最终因时间排期不对而作罢。
所以说对于Meetup新手,话题还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和感兴趣的比较得心应手,想顺应本地青年们的需求还言之尚早。而Meetup聚会场地很多时候就是青年空间,可通过寻找场地整理出本地青年空间,亦可通过已有的青年空间来定场地,彼此资源整合。我好像还有点庆幸嘉宾没有来,因为报名的人数不多,不然远道而来总归失望的吧。不过假如当初来了而报名人数还是少的话,价值内容遭遇地方冷淡,这效益你怎么看?一方面我们抱怨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另一方面小城市根本难以充分发挥资源,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现场组织和后续情况
作为经验不足的主持人,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引导和控时方面的技巧欠缺。
1、为了等到“人比较齐”,延迟了半小时才开场。其实最多等15分钟即可,表示忽略了早到的朋友和破坏了规距,特别是有人到了后面有事需要提前走的。
2、自我介绍Part超时,大家不知不觉地把下一Part才详细谈的内容也带进来了,而我没及时注意到!自我介绍毕竟是设个时间限制比较好。结果几个环节的节奏不太对,本可深入讨论的环节鉴于时间问题没能畅聊。
写总结也有该注意的地方
我事先协商好让两个认识的同学帮忙写总结。但更好的做法可能是到了现场再询问哪位(or文笔较好的)朋友愿意写总结。譬如此次起草总结的先迪同学(辛苦喇)文体偏向会议记要的提纲式风格,担心分享出去大家没看懂或领略不全。
事实证明打铁要趁热,写总结也要及时,不然很容易拖延或淡忘。个人觉得最好在一周内,对事情的回忆和感触都还比较深刻的时候写出来。
关于反馈和效果
奇怪的是没有人现场或事后发表关于活动的微博或博客,这里头有三种可能原因,一是活动带来的启发不大,没有什么想说的。二是大家都没有习惯或意识作这种感想分享。三是懒得动。作为召集人挺想获得文字性反馈的呢。不过倒有几个朋友结束后向我表示活动做得不错一类,大为宽心。
此次聚会彼此认识了些很有意思的同学朋友,大伙儿也都讲述了自个儿或知道的公益行动,转换过来就是一种适用于本地的资源和方式。有些是直接揣着某些想法来征集意见,计划的雏形呼之欲出。这样来看,个人认为效果还不错。
后续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
活动结束两天内我把通讯录和活动照片都整理上传好,及时发了后续邮件,并且建了一个微信群作为随时互动中心。有关各人行动计划的微博也偶尔相互转发支持。其实嘛,感谢这些后续,满满都是鼓舞人心的本土正能量,让你知道身边就有人在不断努力着,你有什么理由不勇往直前呢?
更多总结,详见珠海Meetup组织者Fay博客:http://www.samaofay.com/2013/07/04/meeup-summary-1/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07/zhuhai-meetup-review-1/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