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重读一次社工
文/周舒
看过王泛森院士那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如果让我重读一次研究生》,不禁扪心自问:如果让我重读一次社工,我会怎么做?我想,如果让我重读一次社工,我要问自己四个问题,带着问题去上课、做作业、实习,在问中学,在学中又生出新的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路上成长。
问题一:这个专业是不是我真正的兴趣所在,是不是我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第一学年结束后,班里有些同学开始考虑转专业,有人甚至宁愿降级也要换专业。热心的老师找他们谈心,让他们“不要冲动”、坚持下去”,但他们依旧执着地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准备转专业考试。看他们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我暗暗叫好,因为他们找到并选择了自己更想学的东西。19岁时的这一懵懂想法,在我23岁来到美国后得到了肯定。在美国,虽然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进入了自己主动申请的专业,但转专业的现象仍很普遍。甚至学生并未正式提出书面申请,只流露出对专业的彷徨,老师也会严肃而善意地提醒学生再好好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追随自己的内心去做决定。的确,在寒窗苦读的日子里遇到困难和压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是很难坚持的。
问题二:我是否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我适合做哪个领域的社工?
比如,社工的一个特重要点就是必须适应团队合作。对于社工来说,很多工作都是非独立性的,很难凭一己之力完成。如果一个人性格特别争强好胜、特立独行,就很难与团队协调一致、和谐进步。有人说,那去做个案社工和案主一对一接触,不做小组和社区工作,不就不用团队合作了?殊不知个案工作也存在案子的转介,有从其他机构转来的新案子,也有在本机构同事间调配的案子,哪一个环节能少得了团队合作呢?再比如,有人喜欢小组工作,却害羞内向,公众演讲的能力和效果不佳,又如何能协调好小组成员的参与呢?
此外,找到自己的优势也很重要。如果一个社工学生的调查统计和计算机操作水平都不错,对量性研究感兴趣,但看到叙述性的个案笔记就头疼,那他就可以考虑把自身优势定位为社会研究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技术,毕业后可以尝试去高校或研究所做研究助理。
我所在的社工系有个负责学生实习的教员组。在准备实习前,我被要求填了一份厚厚的个人报告,介绍了自己的教育及工作背景、性格和兴趣,对自己的各项社工技能打分评估,最后列出想去实习的领域或具体的机构名称。老师会和每个学生提前预约,进行一对一面谈,帮学生定下几个待选机构。我最初列出的感兴趣领域是儿童和青少年,但面谈时老师开口就问:到底是儿童还是青少年?我当初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但老师解释说不同机构对服务对象的年龄有明确限制,如果我不说清楚,她就无法帮我推荐机构。比如,如果推荐我做学校社工,究竟是应该把我分到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经过一番考虑和多次面试筛选,最后我选择去外州的政府儿童保护机构实习了一年,这段经历也帮我找到了现在的社工工作。
现在想想,当时老师的问题问得真好,生动地反映出了美国老师的认真和严谨。我们中国学生也该少些含糊其辞和模棱两可,多问自己这样“较真儿”的问题,并且自己去找答案。这样,在学校里虽学得苦,但从学校出来后却会走得快。
问题三:我是否能通过从事社工职业来养家糊口,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在国内实习时,有位香港督导曾语重心长地对一位家境不错的实习生说: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你就该坚持做社工。当时我们都尚未走出校园,阅历也尚浅,不知社会复杂、谋生不易,体会不到督导话里的心酸滋味。直到走出校门要自力更生的今天,我才明白,原来当时督导是在委婉地提醒我们,如果要靠做社工赚钱养家,就要做好承受经济压力的心理准备。如果是单身,问题还不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建立家庭、养育孩子,经济压力就会接踵而至。
社工有限的收入,也同样是美国社工面临的挑战,为此转行的美国社工也不在少数。常有美国社工回归校园读第二硕士,以便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缓解经济压力。而对此,不会有人嘲笑他们背弃了自己当初的梦想,也不会有人讽刺他们拜金或失去了追求。正如奋斗中的社工人为了理想过节俭生活而感到光荣一样,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从事能负担起某种生活水平的其他职业,也一样值得骄傲和自豪。人的一生很长,没有谁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从事一种职业。就算不从事社工职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社工爱”和“社工心”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依然是社工人!
问题四:毕业后的去向如何选择?
文章摘自 周舒的博客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06/if-i-restudy-social-worker/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