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2

Changemaker:邱懿武

采访/小昱

 

【编者按】

touxiang

第一次见邱懿武是在浙大的一个咖啡馆里。应邀参加VTalk的分享,他正好也是嘉宾之一,坐在我左边。起初并没有怎么注意他,直到一位听众很激动地说:“因为邱懿武学长今天有分享,所以我一定要来,我必须给他捧场。”我不禁好奇起来,身边的这个高高瘦瘦的大男孩是谁?左看右看,看不出什么特别,除了他手中iPad里的PPT很漂亮,我着实看不出其他有什么“异样”。

 

算上采访,我和他一共只见了三次。虽然只有三次,但是每一次的交流让我印象深刻。也许是他所说的设计领域我极少接触,也许是他对设计的思考与我所认识的设计师不一样,也许是他的演讲技巧在多次的讲课中被锻炼得炉火纯青,听他说话,和他聊天,稍不留神你便被他“牵”着走。当然被“牵”着走也是不错的旅程,因为跟着他,你可以走进一个新的设计世界。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描述邱懿武,我想我会说:他是一个很简单,充满好奇心,喜欢思考的孩子。

 

大概设计需要的就是这样干净的灵魂。

 

 

从温州小商人到浙大设计师

邱懿武骨子里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他是温州人。说到温州,大家一定会想到温商。

 

曾读过这么一段话:在全球范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被称为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和犹太商人比肩的群体,是世界上财富积累速度最快的群体,是世界上最能创业赚钱的群体,是世界上最懂得积累人脉的群体,是世界上最敢冒险把苦难当财富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温州商人”。

 

浸染在温州浓重的商业氛围下,“爱折腾”成为邱懿武的一大业余爱好,并且从小就在“做生意”上就显示出其特有的天赋。2000年前后,QQ号在内陆大部分地区还无法注册,邱懿武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从易趣网上托人买来QQ号,然后带到学校,让大家选号购买。凭借他对用户需求的敏锐判断,当时的他认为,QQ号必然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需求,而结合中国人的喜好,号码位数越少其价格注定越高。因此,他并没简单地把号码批量销售,而是将买来的号码分段定价,然后再出售。

 

一个设计师,必备的是对人们需求的敏锐嗅觉。而在“小生意”上的倒腾,培养了邱懿武善于观察,发现需求的能力。

 

很难想象,这个“小商人”竟然走上了诗人般的设计师道路。毕竟,在温州重商的氛围下,加上学习成绩并不优异,经商看起来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凭凭借他的商业嗅觉和洞察力,大概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人,不是么?

 

为什么选择做艺术生,为什么选择做一个设计师?

 

首先,骨子里不安分的他,对卓越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面对着不堪入目的成绩,迷茫的前程,邱懿武一度以为自己会选择“专科-经商”这么一条人生道路。直到升高三那一年的暑假,偶然听上一届考生提及艺术生,并了解到艺术特长生可以凭借很低的文化分数进入不错的大学。追求卓越的邱懿武决定通过这一条路向一本进军。

 

邱懿武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冲动型的人,在很多决策上想到了就做。这固然可贵,至少比一直停留在“想”的阶段要强许多。但于笔者看来,他是一个理性的冲动者。

 

虽然是在升高三时才选择做一名艺术生,但面对多样的艺术类别里,邱懿武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最终选择做一名美术类艺术生。一来,自己从小喜欢画画;二来,在入门美术时,其导师对他进行了一次测试,认为邱懿武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再者,为了考上大学,他做了充足的考前调研,包括招收院校当年的招生信息,往年录取情况;接着,基于招生信息的调研,他将估算的录取总分进行分析,精确到文化科各门科目最低分数和艺术科最低分数;进而开始了周密的备考计划。

 

选择美术,既是一时冲动,更是一次长远而周密的人生设计。

 

进入浙江大学,这使得他从无名小卒变成那一年所在高中的骄傲。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冲动的选择加上理性分析,厚积薄发,在机会到来时方可信心十足地紧紧抓住。

 

 

混合宿舍的启迪

进入浙大,对邱懿武而言,是恩赐,更是挑战。刚到这个精英荟萃的地方,对于一直在文化科不怎么样的邱懿武而言,难免有一些自卑。大一,他住在混合宿舍里,同住的室友分别来自中文系、历史系和法学系,他们和自己不一样能,并不是艺术生出身,而是通过高考千军万马的拼杀,凭借个人的才智“杀”进浙大否。和他们相比,邱懿武感觉自己更像一个小学生,在他们面前,除了童年那些捣蛋的趣事,实在难以拿出什么来分享,因为他们懂的自己都不懂。

 

谁知道呢,挫折往往是一种恩赐。正是因为这个混合宿舍,让邱懿武成为不一样的艺术生。

 

最初,邱懿武是四个人里最安静、最忠实的听众。一方面他羡慕着室友可以高谈阔论,可以对事情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另一方面,好奇心十足的他如孩子般开始贪婪地吸收各类知识。在交流中遇到不懂,他就马上提问,问不到就上网搜索。这种碎片化的知识积累,起初微不足道,但正所谓积少成多,量变导致质变,正是在这些小积累中,邱懿武的个人知识储备慢慢丰富起来。

 

但,“无知小孩”的真正逆袭源于《设计中的设计》一书。在接触这一本书之前,邱懿武还是一个懵懂的设计人,他单纯地追求美学,追求设计所带来的外在美感,而对于知识的积累也简单地停留在“不求甚解”的阶段。这一本书开启了他的设计思考大门,他第一次发现,设计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美感,设计蕴含了对人、对社会、对文化的思考,设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是对人性和文化的一种表达。在理解到设计与个人、文化的密切关系后,他更加如饥似渴地恶补自己的文化知识,并开始尝试去解读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混合宿舍为爱提问的邱懿武带来便捷的“资源库”。“不懂就问室友”,在某一段时间成为了邱懿武在宿舍的“重要活动”。但,混合宿舍给予邱懿武的远不止于此。艺术生的世界相对于其他学生要更加单纯。对于许多艺术生而言,生活就是不断地在自己所属的艺术领域钻研和练习。而当今绝大部分艺术生教育,缺乏对文化科技等通识知识的普及,这导致很多艺术生除了对自己专业了解以外,其他一概不知,更不必说对作品背后的文化思考。

 

在混合宿舍,与来自不同学科的室友相处交流,让邱懿武意识到这一教育局限性,这直接促使他走出“艺术桎梏”,走向“普通大众”,去交流,去体验,去发现。交流让他体会到不同的思想碰撞所带来的快乐。当然,思想的碰撞并不总是快乐,偶尔思想相左所带来的小争吵,在所难免。但好奇心强且心态开放的邱懿武,如一个容量极大的容量瓶,在面对不一样的思想观点时,他并不是尝试着去抵抗去辩论,而是认真聆听,努力去理解对方产生这一观点想法的立场和原因。不过,理解不等于盲从。在与不同背景不同学科的人交流中,邱懿武始终明确地了解自己的观点,保持自己的独立思想,因此在交流中,他总会努力寻找交流话题与设计的联系,并从设计的角度去阐述自己的观点。

 

也许,开放与独立是相矛盾的,但不管是与书籍的交流还是与人的交流,正所谓“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若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所谓的开放只是随波逐流。

 

设计需要开放,更需要独立的思考。

 

奋斗的青葱岁月

每一个牛人背后,必定有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奋斗史,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当你仰望牛人的光环时,你更应该关注其所走过路,也许在他走过的路里,你可以寻找到你想要的道路。

 

继承了温州人“不怕辛苦、不怕麻烦”的优良传统,不安分的邱懿武在大学期间一直很折腾。

 

“好好先生”的他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有责任心的男孩,谁有困难,尽管找邱懿武。而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为他争取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和信任。有人说他傻,什么都干,但对自己未来出国工作不一定带来好处;但他认为经历多一点终归有收获。正如在帮助老师编书时,所有的同学都中途退出,唯独他一人坚持到底。这期间很辛苦,但也很值得,因为在编书的整个过程里,他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并且让他对整个印刷市场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正如他所说,凡事何必计较太多,带着功利心去权衡每一件事情,必定让自己错失不少机会。而事实上,邱懿武大学期间的机遇,几乎都是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事情所“赐予”的“回报”。

 

在为老师编辑教材期间,邱懿武有幸与负责老师应老师有深入的交流,并从他那里了解到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 (http://dschool.stanford.edu/)。

 

D-School课程模式旨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即将设计思维及创意带到设计之外的其他领域中,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工作,并且同一团队中的学生必须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同时指导老师也应有不同的专业背景。

 

这种“大杂烩”似的教学模式,使深刻体会到不同学科类别学生思维模式差异的邱懿武十分着迷,内心的声音告诉他,他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教育,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设计培养!

 

因此当应老师告诉他,浙江大学将开设设计创新班,这个班级模式将借鉴斯坦福大学的D-school时,他兴奋无比,立马请缨参与到班级的筹建与推广工作中,并最后自己提交申请加入这一班级。

 

至此,邱懿武的设计学习才真正开始。

 

设计创新班吸纳了浙江大学各个学科的优秀人才,以“培养有设计思想的企业家”为目标。这对于设计出身,自小浸染温州经商氛围,有过商业实践,渴望创业的邱懿武而言,实在是太对口了!在这里,接触到各学科精英,了解到各学科的主要学习内容及相应领域发展状况,邱懿武的世界顿时丰富起来:原来制冷专业是在研究如何在能耗不变的条件下让温度变得更低,而这个是可以被用到日用冰箱,医学冰冻,航空航天上;原来社会学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去分析挖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许这些发现微不足道,但对于艺术生出身的邱懿武而言,这是一次视野大发现。

 

与此同时,与不同学科精英的交流,让他更加体会到人的差异。比如在设计产品时,设计出身的学生会看重功能的设计是否可以满足需求,而工科出身的学生则看重功能实现的可行性。在可行性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权衡中,在不断设计新的方案来克服可行性障碍的过程中,邱懿武开始学会与不同背景的沟通交流,并“游说”他们,让他们相信这个设计是可行的。

 

人是集体的人,也是单个的人,集体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个体的自我学习也是个人成长中的重要部分。除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设计创新班的集体学习以外,邱懿武在日常生活中常把主要时间投入到自我学习与充实中。

 

他说,作为设计师,“看-想-做”是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学习过程。因此,在课余生活中,邱懿武几乎都呆在实验室里。晨起浏览新闻时事,然后开始一天的设计学习:查看设计领域的比赛、展会信息,浏览相关优秀作品,一边看一边用笔记下自己的解读与思考,然后构思自己的作品,寻找相关素材,最后开始创作。不过,思考和构思是一个弹性的学习过程,快则一天可以,慢则三四天,甚至一个月才有灵感。但是,对于他而言,学习优秀作品,揣摩设计者的创作意图,思考与构思自己的作品是设计师重要的自我学习过程。

 

大学四年,除了上课,邱懿武的绝大部分时间就是这样安静,“枯燥”,孤独的学习中度过。

 

奋斗,青春永恒不变的旋律。

 

 

折腾的设计师

也许,奋斗来自于理想;也许,奋斗来自于追求完美。邱懿武是一个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这决定了在自己的设计领域里要比别人更苛刻,更折腾。

 

在他的个人博客里,他不止一次地提到了毕业设计。他说,大学四年,他一共筹办了4次工业设计系的毕业展。而大四属于他们的毕业展,一直是他最看重的一次。因为从大学开始,他就希望他们这一届的毕业展是浙大工业设计系最好的毕业展,这不仅是对师弟师妹的鼓励,也是对工业设计系的宣传。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临近毕业,出国的忙着备考雅思和托福,保研的忙着准备材料,找工作的忙着投奔各种面试,剩下做事的就只有寥寥几个。面对严重的人力资源短缺,邱懿武毅然将所有的事情扛在自己身上:大清早为了一颗钉子跑便装修市场,和装修工、电工等确认需求;大半夜仍旧为毕业设计展的某一个细节处理而久久不能入睡。用“坐立不安,废寝忘食”来形容那段时间的邱懿武,一点也不为过。

 

这是一个理想与现实“扯皮”的过程。满分的毕业设计展一次又一次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而现实的局限性一次又一次让这个设计展打折。人力的匮乏,同学的不配合,意见的不统一,让邱懿武一次又一次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他不同意其他同学“凑合着就行”的想法,他坚持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展示大家的作品,在他看来,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不辜负大家在毕业设计上的付出,更是为了鼓励下一届的学弟学妹将设计发扬光大。

 

我问他是否想过放弃,他说,没有。即使到了毕业设计展的最后一天,老师让他提前收工,他拒绝了,他坚持要让这个毕业设计展在预计的时间结束。

 

坚持,或是因为不甘心,或是因为对完美的追求,或是在倔强地保留自己最初的梦想。但,年轻时不坚持,何时坚持?纵使坚持的过程,个中苦楚只有自己知,但是不坚持,又何知其中的美好?

 

恩师启发

大学期间,影响邱懿武最大的人,莫过于应老师。

 

初见应老师,邱懿武为他的一个故事所打动:

这是一个电炉丝的故事。浙大曾有一个工科学生,把加热电阻(电炉丝)安装床上,用于通电取暖。结果引发了火灾。而同样是对加热电阻,日本人把它安在了铁锅上,于是有了电饭煲。为什么同样是电炉丝的应用,前者招致火灾,后者却造福人类?这就涉及中日两国人的思考习惯。前者习惯于满足个人实时的需求,后者习惯发现潜在的需求。这在设计上的表现则是,中国人习惯从外观上进行改造;日本人喜欢性能上进行创造。

 

一个设计师应该做什么?

 

应老师说:设计师应该做的是造梦,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深受应老师的启发,邱懿武明白,设计原来不能局限于外观的设计,不仅仅是将物体设计得更好看,为产品增加商业价值;设计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如服务流程、城市规划等等。设计应该推崇的是“大设计”。

 

在参加红点比赛中,他的获奖作品“条形码”正体现了“大设计”理念。这个设计目的在于方便人们查看商品是否过期,解决办法是在商品中增加条形码,当产品过期时,商品在收银处过机付费时将显示不可出售,并且不会显示相应的价格。这个是一个十分巧妙的设计,它嵌入在购物的流程中,但没有增加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是与过机付费相结合。一方面,“条形码”产品缩短了人们计算商品是否过期的流程,另一方面产品没有增加购物流程负担。大设计需要的正是这种设计理念:跳出设计领域,用设计的思维解决问题。

 

而应老师独特的思维方式,更让邱懿武在创作上受益匪浅。应老师提出,一个产品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的要素:自然相似、行为相似、文化相似和情感相似。简单来说,设计要顾及其产品背后的理性和感性因素。

 

一个好的产品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且与生物的行为习惯相符合,与此同时不破坏其特有环境下的文化,并获得使用者的情感认同。比如,时下不少老年人喜欢通过练习太极球来进行锻炼,而这已被科学证明对人体是有益的。那么如果在这个太极球里增加一个智能记录,记录整个运动量,从而让老年人更好地掌握自身的身体状况,这样的产品设计既不破坏其原有的功能,又满足了老年人潜在的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在设计的具体实践中,邱懿武特别注重对需求的解读和设计哲学的定位。这是怎样的需求?这个需求在怎样的环节产生?我的这个产品帮助的是什么人?他们经受着什么?怎么可以帮助他们过得更幸福?

 

这大概就是同理心。

 

设计,需要以同理心去理解需求,需要尊重人性,然后再以产品去体现。

 

未来的未来

邱懿武不安分,对自我有很高的追求。

他说,“希望自己学到最后可以当自己没有学过设计。”何解?

他解释说,现在的他仍然局限在设计领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局限在设计领域。他更希望自己可以汲取设计思维的精粹,将其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其他领域。

他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一个好的设计师。如何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呢?

首先,要有纵观“历史-现实-未来”的眼界,要读懂潮流,并用产品去解释潮流。

其次,要有表达能力,要学会用产品去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解读和思考。

再次,要有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人云亦云,最终是碌碌无为。

因此,他要求自己多阅读感动自己的故事,多关注新闻时事,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从综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培养洞察力。

 

 

他喜欢这样子形容自己:

笨鸟先飞:他说自己不是一个聪明人,也不会比别人聪明多少,只是在态度上更加积极主动,在实践中更加努力。因此,当机会来临时,自己可以有幸把握住。

 

感恩:感恩帮助自己的人,感恩幸运的青睐,但更感恩挫折,感恩给自己带来困难,造成困扰的人和事,因为往往是他们让自己成长得更快更稳重。

 

理想主义者:他喜欢把理想目标放在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地方,然后奔着它奋斗。但奔着它,不等于被它“吊死”,当理想目标确定后,他更在乎奋斗过程中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