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歌

 

在繁忙而丰富的生活中,“蹭课”逐渐成为一种向往智慧的人们了解不同的世界,实现跨界学习与个人学习方式转变的良好途径。4月20日,在热爱公益的复旦新闻学院研究生,CAPE上海Local Caper向心的组织之下,青公馆聚集了一群热心跨界学习,投身公益活动的人们,他们在这个下午分享了各自加入不同组织,行走在探索未知,获得新知的旅途中的那些充满理想主义而又极富现实意义的精彩故事。

“魔都蹭课族”开课啦!

 

主要组织人:@向心Rina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生活体验者。

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后,突然意识到,不能让上学耽误自己受教育。

然而现实是,要做一个完全的革新者是很难的。

因此要找到途径,自己去“拿”。

“蹭课”,在繁忙而丰富的生活中,则成为一种途径。

 

 

Part 1.讲者分享部分:

一)万禺@CAPE:“就算科技不断进步,如果人文跟不上的话,人们的生活还是不会幸福。”

会编程,会修发动机和大型服务器,爱公益,爱环保……CAPE上海Local Caper万万本是IT界的理工女,标准程序员。她走出机房的路从在康明斯发动机工作开始,因缘际会加入AIESEC。之后的一段交流经历,让自己的程序员生涯由黑白变成了彩色。“自己的专业有什么用?”在与一个来自加拿大读哲学的同学的探讨争论中,她明白了“就算科技不断进步,如果人文跟不上的话,人们的生活还是不会幸福。”这位“战友”帮助她跳出了程序员的思维,探索自己哲学性的精神世界。经历了如海中的少年派一样的迷茫与苦闷之后,她理解了哲学的快乐,从那一刻起认识到了自己以后跨界学习,了解更多人文关怀内容的发展方向。

 

二)黄奕@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不同于传统研究以获取直接研究答案为目的,田野营更强调深入实际场景与被访对象的互动交流。让不同背景的成员参与到一起,也让人对同一群体的认识带入不同视角。」

黄奕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大四学生,他的大学经历精准诠释了“跨界”一词。因为向往自由的探索历程,他从重理念的哲学系转到了中文系,而现在的兴趣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已经定位在社会学研究上,计划好毕业后将出国深造社会人类学。对于这样一场逐渐“接地气”而走向务实的跨界,他坦言,在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的学习经历是自己修读人类学的起点。在田野营,专业的理论培训让他对兴趣实现了真正的深入,浸润式的15天田野调查也让作为初学者的他得到了高强度训练,收获颇多。更加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结识的多元背景的朋友们。从心理到媒体,从环境到社会性别,不同领域的人们就社会问题的沟通,让他跳出了个人专业的学习平台,认识了更多不同的东西。

 

三)华夏@LRC立人大学:“跨界的根本意识在于人根本不应该给自己设界。”

“我有两所母校, 一所是上海交大,另一所就是立人大学。”华夏在2010年的高考之后来到了交大,而在2011年读到《大学在人间》这篇对立人大学的报道之后,像见到情人一般被触动。他洋洋洒洒地写了申请,成为了第二届立人大学的成员。立人大学没有固定的校舍,没有全职老师,缺乏经费,但盛产智慧的火花,充满理想主义的梦想。他分享了自己的跨界心路历程,从标准好学生,到16岁时自我追问哲学本体问题、反思生活,到体验类似存在主义的困惑感,经历精神危机与怀疑,再到博览群书完成精神重建……这位热爱哲学、历史、社会学的理科生进入大学之后拒绝了“高度分化”式的培养,选择如同癌细胞式的“游离”,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通过在图书馆“私人的阅读”继续实现精神探索。他说,跨界的根本意识在于人根本不应该给自己设界。他为自己总结出了一套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学习方法论,强调了元认知引发的好奇心与问题意识,并在实践中逐渐对社会、对人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李晨歌@万有青年烩at旦壳:“观星时可以探讨严肃的天文学知识,闲聊文学作品,遐想科幻中想象的极限……而自己理想的学习状态也是如此。”

“我是一个非典型商科学生,在周围的同学们忙着商业比赛的时候,我在和果壳玩……”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读大二的她这样形容自己。她带领团队在交流会的前一周成功主办了上海地区第一场万有青年烩at活动,邀请人们来分享有意思的知识或技能。关于转变学习方式,她用“仰望星空”做了比喻。观星时可以探讨严肃的天文学知识,闲聊文学作品,遐想科幻中想象的极限……而自己理想的学习状态也是如此:她在大学里开始学古琴,与爱物理的GEEK同学们一起读量子物理史话,蹭中文系的课,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点。这位有文艺心的理科生高中以来就是果壳网的粉丝,对他们提出的积极而多元的“万有青年”的知识分享概念也产生了认同感。知识与经验可以简略分为四类,每个人都有值得分享的东西。一场颇具规模的,气氛轻松而快乐的活动下来,她经历了从路人粉丝到负责人的角色转变。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见识可爱的人们……这样的经历让她收获颇丰,也坚定了不断充实自己,“万有青年在路上”的信念。

 

五)秦真@HVF她说:“不要觉得自己现在的成就是应得的,更应该在浮躁中了解生活本质,缘由和目的。”

秦姑娘参与社科院国际战略分析与国家课题,担任收藏家俱乐部总监,但“HVF她说”理事长这个职位才是对她来说最举足轻重的工作。她的成长诠释着世俗定义的成功,十五岁时出版十六万字的小说,关心公益事业,高二即被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录取,在大学里选择了国际政治,经济,俄语三个专业一起学习,毕业后被法律博士录取,20岁完成第二本15万字小说……在上海成长的她最初认为,名望与权利代表成功,人生在于拼搏,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而这种理念在一年俄罗斯的生活经历与见闻之后被彻底改变。她见到贫穷和不幸,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其实,一切都不该是take for granted理所当然的。“我开始想逃避当时的生活,反思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是不是正确。”在追问人生的意义过后,她发觉,可能是自己“走得太快了,人生目的偏差了”。她最终觉得自己要去帮助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从心灵层面上包容每个人和他们背后的故事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秦真希望“HVF她说”论坛能通过放大女性的声音,分享嘉宾真实的触及灵魂的故事,使得社会人自省,意识到“少数人群”的存在,给他们以关注,进而更加包容这个社会,了解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和生活。“不要觉得自己现在的成就是应得的,更应该在浮躁中了解生活本质,缘由和目的。”

 

六)龚雪@德基金:“给予和接受尚有高下之分,分享快乐才是平等的。”

电学,中文,播音新闻,校园DJ,纸媒, IT行业……现在在云计算领域工作的龚雪,从上大学以来体验了一连串丰富而多元的转型。她说,从文科到理工科IT界转型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要补习很多基础工作,但十分值得。“人生中好多问题都不是专业能解决的,有时专业甚至会成为屏障。”人们习惯以专业判断人,读电学的她去应聘DJ时就曾因专业背景遭受过一些质疑。“但我们自己不能被它烙印而概念化。”她肯定了专业的概念作为一个标识在十几岁时是有益的,但在此之后就要挣脱它。成长过程中,它使你从“空白”到“成为人”,而后只有进行突破专业的内心找寻,才能达到更高的,如同佛教中“法相宗”与“实相”的概念的境界。谈到支教,她坦言当发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如同规定目标执行任务,而缺少了丰富细腻的感受时,支教的经历让她重新寻回了心灵的感知力。在一周的时间里,带给孩子们快乐,而非技能才更有意义。这快乐就像火种,使他们体验到同陌生人的心灵沟通,并且可以带动他们周围的人快乐。“具体的给予是最好的慈善吗?”她认为给予和接受尚有高下之分,分享快乐才是平等的。

 

Part 2:分组讨论及发言环节

在六位讲者分享过自己的经历之后,所有的活动参与者把自己的信息,感兴趣的跨界话题写在便笺纸上,并分成了三个小组,相互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的组员中有蹭课达人,他在蹭课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只要你有向外扩展,发展自己的愿望,“蹭课”并非跨界的唯一方式;组里这位文弱的药学姑娘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自由行去了一次西藏,其间收获了各种故事。”

 

“跨界的收获是来自全方位的,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去一次南极!”

“我是青少年发展公益组织的一员,我在团队的十几个人身上发现了十几扇窗;筹款的锻炼,野外探索的辛苦与温暖,环保项目的成就感,社区建设收获的深层思考……这些收获真的不是用语言能表达完全的。”

 

“我们的组员中有就业和专业完全无关的人,有选择用间隔年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人……大家探讨了田野营,立人大学,万有青年协会等组织的发展;这里的一群人都是兴趣广泛,并且想为自己做出广泛的自我提升的人。”

 

 

延伸阅读:

CAPE:

http://www.HiCAPE.com

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

http://youthfieldcamp.org/

http://site.douban.com/fieldcamp/

立人大学:

http://www.xctsg.org/

http://site.douban.com/204495/

万有青年烩at旦壳

http://www.guokr.com/i/0548692327/

http://www.guokr.com/event/248/

HVF她说:

http://www.hervoiceforum.org/

德基金:

http://www.dofoundation.hk/

 

参与者反馈:

组织者@向心Rina

@青年志OPENYouthology

@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

@藍子碎碎唸

 

其他现场播报:

黄弈,涉猎哲学,语言文学及社会学的跨界学习,@青年社会领袖田野营 的成员之一。在他看来强调「在地研究」的田野营「不同于传统研究以获取直接研究答案为目的,而是更强调深入实际场景与被访对象的互动交流。让不同背景的成员参与到一起,也让人对同一群体的认识带入不同视角。」

 

@HVF她说 的秦姑娘在历经各种生活经历后,做了现在的「她说」平台,她说她想做的很简单,「只是想让大家在浮躁的城市生活中可以更多去了解并思考生活的本质。名利、物质是否是成功的唯一标准?我们之所以获得或失去都有它背后的原因。We shouldn’t take everything for granted.」

 

@德基金 的龚雪说「曾有一个四年级的农村孩子跟我描述他未来的生活,去大城市打工结婚生孩子,他说生活就这样了,他不知道生活还有很多可能性。而同时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的速度也颠覆了我的想法。交流间我们彼此的思想疆界被打开,平等交换快乐有时比物质帮助更有意义。」

 

来自于@LRC立人大学 的华夏在找寻自己的路上也经历过相当长一段的思辨过程。他说「曾经如果要我拿起一张白纸,我也会很不知所措。直到我找到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学习方式,现在的我会把自己想到的问题都大胆地记下来,然后基于问题寻找途径找到答案。」

 

 

活动形式:CAPE Meetup是一种新颖的聚会方式。遵循Meetup with Purpose的聚会理念,帮助青年人快速地在一个城市召集和组织一场主题式聚会和沙龙。通过主题聚会的方式,结交关注该话题的朋友,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经历,从而相互启发,推动跨界合作与行动创造。**
**

 

场地支持方:上海青公馆,位于长宁区愚园路749弄38号的屋顶,是一个420平带露台的LOFT空间。这个崭新的青年空间也会是青年志工作的地方和我们上海团队的家。我们期待,上海青公馆能够成为上海青年文化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同时也成为帮助商业世界创造者们理解和接入青年文化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