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上海Meetup分享——拖延症VS想要的未来
文/郑驰南
年轻人都喜欢设想一个大胆的未来,有很多灿烂的想法想要实现,却总是被自己的惰性拖累得止步不前。4月14日,阳光明媚的周日午后,一群来自各地的年轻人,相会在上海,直面自己的不完美。
这是发起人郑驰南第一次举办CAPE Meetup,之前甚至没有参加过。凭着一股热情和有点傻气的闯劲硬是做了起来。结果却比最初的设想好上许多。这次的Meetup聚集了各类拖延症患者,有的老不背单词,有的没法静心学业,有的不喜欢做计划,有的不爱锻炼,当然还有一位朋友,因为论文“死线”到了,直接就参加不了活动。
刚巧CAPE社区的邮件组里也有拖延症相关的讨论,一篇文章推荐得好,归纳了三种拖延症类型:
第一种:完美主义型拖延症。时时停留在对于“完美”的准备中,老是没法等到合适的时候开工。
第二种:低兴趣情绪化拖延症。今天心情不好,今天状态不好,这事要不明天再做吧。
第三种:任务过重困境型拖延。事儿太多了,做不完了,算了先拖着吧。
针对不同类型的拖延,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类信息网上已经很多了,所以这里重点介绍这次活动中的精彩想法吧。
精彩思想辑录:
时间-金钱 购物理论
女生是不是常在购物上花掉了好多时间。同一个产品,到底买哪一款,什么颜色的,是不要纠结好长时间?为了买一件衣服逛了一整个晚上淘宝?男生买电子产品的时候,是不是会花很多时间在研究性能参数上?崔琛自有一套购物理论,还带公式呢。
要计算买一样东西,该花多少时间合理,我们需要几个数字:
(1)你的一小时空余时间值多少钱?这是参数M1,拿大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假设是60RMB。
(2)买多少钱的东西,就算买错了也不心疼?根据自己的财力,设置一个阈值M2。
(3)购物理论的应用前提:同一个产品,不同的商家,不同的款式能有多大差异呢?算作总价的10%吧。反正都要买这样东西了,那么为了这10%的差异,我们要话多少时间呢?(总价在阈值M2以下商品才适用此公式,太贵的东西请慎重考虑。)
时间T(小时)=(总价*10%)/M1
这就是你需要花在这件东西上的时间。
这么算来,有没有觉得有时为了个手机链,为了一双鞋,花了太长时间了呢?
量化有效时间
做了一周的事情,可是这周到底是不是过得有意义呢?做了多少有价值的事?是不是一时说不上来,没关系,黄劲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量化有效时间的方案。
一天的工作学习结束之后,回想一下今天一共做了哪些事,哪些事有意义的事,做了多久。用excel表格记录下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有效时间。比如,一周做了100小时有意义的事,觉得很有效率;做120个小时,鸡血爆棚,累到趴下;做40个小时,无所事事。那么每周就都用本周的有效时间除以100这个常数。这样一来就可以衡量过去的一周是否过得高效,也可以把握自己把时间都花在了哪些事情上,浪费在哪些事情上。
灵感来源:番茄工作法,Quantified-Self
番茄工作法
朱雳和我们分享了番茄工作法:在工作或处理事务时把时间划分成25~30分钟的一个番茄时间,在每一个番茄时间里之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这样每一个番茄时间的工作效率就会很高。这主要适用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工程量巨大的事务就不适合了。
马特焕新 三十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设定一个目标,可以是一个挑战,或者一个新的习惯。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30天。 王秋立和朱雳都提到了,用三十天来养成一个好习惯,而高效能就是一个好习惯。在30天开始之初,告诉自己周围的朋友,让他们知道你马特换新的目标,让他们成为你的监督者,这样每天通过微博或人人等社交平台让他们知道你的坚持。这样便能更自觉高效的完成自己的马特换新。
利用碎片化时间
什么时候阅读呢?拿出整段时间来看书是不是读不下去?所有事都应该安排出固定的时间来做吗?
黄劲风以自己为例,谈了谈这个问题:吃饭、地铁(火车或飞机)、等待是我碎片化阅读的主要时间。每次吃饭大约在20分钟到半小时左右,这个时间大概能读完杂志中4-5篇文章,地铁上用手机看电子书会比较方便,走路时刚好可以思考下书中的内容。等别人或等实验的时候也是阅读电子书的好时间。而长线交通如火车和飞机上,能读完一本书的几个章节了。但是,我现在也在反思碎片化阅读的一些问题:第一,不能读一些特别重要或特别需要思考的内容;第二,容易遗忘以至于不能形成连续的思考;第三,看手机不小心坐过站或撞墙啥的时有发生。
留点时间给思考 留点时间给阅读
每天都要留一点时间给思想,可以是走在路上的时间,思考一下哲学的问题;每天都要阅读,把夜晚睡前的一个时段都排给了读书,让心灵安静下来。我们在追求高效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思考,为什么高效呢?一定要高效吗?
樊晓娟在一开场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定要高效率吗?”。她身边的朋友把每天的时间排的满满的,可一天下来却不知道究竟都忙了些什么。“晚上睡前会列出明天要做的事情,结果弄到睡不着觉,我觉得她们很焦虑。”
这个问题也留给在读页文字的你们。
推荐书目与拓展阅读、App:
推荐的时间管理的书及豆瓣链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著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by Stephen R. Covey)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菲利普·津巴多,约翰·博伊德 著
(The Time Paradox by Philip Zimbardo & John Boyd)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著
(The Willpower Instinct:How Self-control Works,Why it Matters,and What You Can do to Get More of It by Kelly McGonigal)
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609132/
80/.20法则 理查德.科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038761/
推荐两个大学的网站:
http://www.dartmouth.edu/~acskills/success/time.html
https://www.lib.umn.edu/apps/ac/
时间管理App:
www.any.do
http://itunes.apple.com/cn/app/pomodoro-do/id533469911
活动反馈:
樊晓娟:
1、为什么我们要克服拖延症?我的解读,Follow my heart & Enjoy my life,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想过一种自己希望的生活,从现在做起,随时随地享受生活;
2、克服拖延症让我们做事更高效,节省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但是,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幸福,可以用公式去衡量吗?可以去量化吗?
3、做事情只要明白自己的目的,只要若干年后,即使我不富有,可能我也不成功,但只要我可以对自己说:“I regret nothing.”就足够了,我可以为我的人生负责;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学会理解和包容!
黄劲风:
这次的活动办得非常棒,主持人控制话题和把握节奏的能力很赞,从开始的视频到最终的总结都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非常用心的活动。
先说说这次的会议对我的影响。首先,是关于生活的节奏。这次CAPE Meetup之后我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生活,虽然忙忙碌碌会感到充实,却并非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我很在意做事的效率,却最终变成没有效率的生活。真正高效的生活也许是非常简单自得但是追寻自己所喜欢的世界的生活。其次,是关于用时间价值来增加效率。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观点,做任何事情都有时间成本,拖延症最大的危害在于无形中堆积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丧失,所以尽管计算不一定很合理,却是一种有效指导生活的办法。
谈论下会议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一,总体上气氛不是特别活跃,这个对于所有meetup来说都是个难题中的难题。靠大家想办法啦。第二,圆桌会议的形式可能有些不太适合这种meetup,反而咖啡馆中的讨论会比较轻松自如一些。第三,diversity的问题。这次的meetup基本上都是学生背景(还有一位NGO人士),如果人员的背景能够diverse一点效果可能会更好。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04/capemeetupshreview/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