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文颖

 

在前些年,如果有个家伙辞职或者休学去环游世界了,那么这个家伙一定会变成江湖上的一个传说。然而就在这几年,这种逃离按部就班的生活轨迹,去旅行、去环游世界做法在国内悄然流行起来。在人人网上加入了个叫《逃学辞职去旅行》的小组,里面竟然有7万多个组员。去了趟书店,发现这类型的旅行书摆满了畅销书书架,从搭车旅行的《搭车去柏林》,到骑车旅行的《不去会死》;从靠打工去环游世界的《打工旅行》,到靠做义工走遍天下的《安心的义工旅行》。打开天涯社区的网站,总是能找到很多类似于“姐骑单车去印度”、“步行三万里,穿越蒙古国”这样的帖子。

 

在国外,这种离开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去旅行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做法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间隔年(gap year),是种很普遍的现象。在英国,当前有二十万到二十五万介于十六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正处于间隔年当中。

 

刚到美国的时候,每每遇到一个有过间隔年经历的人,我都会前去膜拜一番。后来发现这样的人在身边就有很多,却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

配图

人生的不同可能性

在斯坦福的校园里遇到Stephen的时候,他带着黑框眼镜,穿着洗的很干净的白色T恤,高高瘦瘦的,像个功课很好的理工科男生。他却一脸认真的对我说:“你可以想象么,我曾经留着很长的头发,住在树林里的帐篷里,跟着一群嬉皮士学弹吉他。”

 

于是Stephen开始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和他的间隔年。高中毕业后,Stephen没有立刻进入大学,而是选择了去肯尼亚的一个教会组织做了一年的义工。“这一年的经历完全改变了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Stephen是这样来形容间隔年对他的影响。Stephen出生在美国中西部一个城郊保守的中产阶级社区,父母和邻居们都是白人、基督徒、从事着技术或者管理工作。大家都有着相似的思想和观念。他的小学和中学都在家附近的同一所教会学校,和几十个与他有着相同背景的孩子一起念书,他一直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以为生活理所当然就是自己父母过的那样。然而在肯尼亚,他结识了来自世界十多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义工,和他们朝夕相处了一年。大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让他意识到:原来人生可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年的的义工结束后,Stephen没有按原计划返回美国,而是说服了父母,将自己的间隔年又延长了一年。他先是去了肯尼亚的一个乡村,和一个当地的朋友一起创建了一个NGO,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信息和咨询,帮助他们一方面发展经济,一方面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之后他回到了美国,开始了独自一人在美国旅行,北至冰雪覆盖的阿拉斯加,南抵遍布戈壁的犹他州。甚至在加州Santa Cruz的树林里的嬉皮士社区里住了几个月。听到这里,我有些疑惑的问,“你和嬉皮士们一起住在树林里事儿,你父母知道么?”Stephen说,“我从不向父母隐瞒什么事实,但是我会先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转述,然后再慢慢的向他们解释我的想法,而不会猛然的将一个他们无法接受的观念抛给他们。所以当时我告诉他们,我和一群农民们住在一起,他们教会了我很多农作物种植的技法。我并没有撒谎,嬉皮士们的确是在树林旁的空地上也自给自足的种些粮食和蔬菜。”我听完笑了,一下子搞不清这话里是狡猾还是智慧。父母和孩子,常常是因为观念的不同,相爱却相伤。特别是在间隔年这个问题上,对于很多人来说,走出去的阻力不是来自己,而更多是父母。两年的间隔年结束后,Stephen进入了斯坦福大学读书。他说,虽然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同学一起上课感觉有些怪,但是自己比他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只是想去看一看这个世界

在hiking的时候遇到了来自荷兰的Paul, 一路上Paul都在聊着他刚出生一个月的儿子,脸上洋溢着初为人父的喜悦。后来我问他有没有去过中国,他答道十年前曾经骑车从广州到了北京。仅仅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题马上又转回了他儿子身上。什么?从广州骑到北京?我立刻兴奋起来,抓住这个话题不放。原来十年前,当年刚从荷兰的大学毕业的Paul没有立即去工作,也没有申请研究生院。而是去了亚洲,先是在印度的一个乡村小学里教英文,然后彪悍的骑着车从印度到了尼泊尔,在喜马拉雅山上脚下狂奔。之后更是在不懂一句中文的情况下,独自骑车从广州到了北京,跨越了无数的中国的乡村和城镇,找不到地方住的时候就住在路边堆粮食的仓库和废弃的木屋。我张大了嘴问他为什么。他说只是想看一看这个世界。我对Paul说,你是个传奇。Paul摇摇头说这没什么,在欧洲像他这样有间隔年的人有很多,都做过这样的事情。后来Paul还是从世界的另一边回来了,继续念他的物理学,Paul说间隔年的那段经历让他更敢于去走别人眼中觉得疯狂的事情,也更能面对挑战。现在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在美国的大学里工作。那天临别的时候,Paul拿出了钱包,给我看他和妻儿的合照,一脸的幸福。也许走的再远,也总有停留下来的一天,因为家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