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真实梦之推动DFC中国经历分享
文/邓家怡Carrie(中国DFC 发起人)
学校让DFC 吃闭门羹?
在往印度前的数个月,我们和一家香港注册的慈善机构、一班香港朋友尝试共同在香港推动DFC,挑战最大是源自於学校、老师和家长。赞助更不是想像中般容易,太多人怀疑最后会有多少香港学生参加并成功做到什麼行动故事。加上香港学生忙得要死,一知道这是不计服务时数的活动就不大感兴趣了。说实话,我不怕打Cold call,可是当我打了给超过一百所学校,大部分都冷淡地打发我们先传真或电邮资料来,却没有下文,吃了不少闭门羹时,总会有点心灰!而且其中更包括我亲身回去的母校。最后有数间愿意让我到校分享的,最后也没有参赛小队是因为校园分享而参加。
这个世界大概大众一般都是这样的,其实每天都在感受,但特别这一回,我切身的感受到。从小也是!有一些好的想法和老师分享,老师会说要找校长,校长如果不做我们就动不了;那我们找校长谈的时候,校长就会说,如果老师不成长不改变,我们校长做不了,校长有责无权;如果我们找老师校长一起谈,就会说家长会有很多阻绕、社会有很多的压力,我们不能决定改变,所以要先说服家长;那我们也把家长找来,他们会说是教育局才令我们这样,教育局改我们才能改;那我们就算我们找教育局的官员谈、他们就会说我们要面对议员和公众,公众文化未形成,还得看看公众对我们这些改变的看法和评论…很少人最后回到自己说「好,那就我做起吧!I can! 所以由我开始!」。
我想这就是我为何认为推动DFC 给小朋友知道这么重要。世界上,太多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什麼和不愿意负责任去改变的成人了。我们活在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每个人都有很多理想世界的愿景,但每个人可以做的也非常微小!我们很多时都在说很多话,希望和等待别人去改变,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永远不会有这一天。最后还是应该要回到自己,我们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然后分享和感染最多的人一起做,这才是做根本的。怎麼大多数人只能这样被动接受?让下一代也被这种负能量感染,然后却又转过来怪下一代怎么这样不负责任?
好吧!重质不重量,我就是要从一小班人去做先做好,然后继续找更多的有心人去一起改变。最后,感恩有一些有心媒体帮忙宣传、网上亲子网站义务帮忙,另外感动了身边数位热心的补习老师、社工朋友,自行找他们的学生用个人名义组队参与,终於创造了第一届香港的十多个DFC 故事!有器官捐赠啦、叫父母戒烟啦、亲亲家人啦、在家如何做环保等等。在颁奖典礼看着这些中小学生们的成果,他们又快乐又勇敢地分享,真教人感动!其中一位导师亚桦,她发起了8 队小队去玩,她的感受是:没想过小朋友们这麼主动、玩这个创意行动这麼投入、开心!
散播“I CAN”到中国
有了在香港试行的强心针,我们看似推动中国的DFC 会较容易吧?然而,开始中国内地DFC 不是我们想像中简单。很多外国DFC 故事的例子都在youtube 和facebook 上显示,但在中国要上这两个网站不容易,要翻墙才能看到,如不把故事重新整理成简体字,放上内地的土豆、微博、优酷网,是很难普及让中国的朋友看到的。加上我们不够了解内地文化直接把香港和国外的文字故事转载,都是很难得到他们的关注。
一开始我无从入手,没有钱如何开始这庞大的教育梦想。和Cherry、Alan、维他组成了一个简单的中国DFC 工作团队后,就花了几千元注册成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 – 中国孩童创意行动协会,一路研究如何把大量繁体的资讯转简体,用了约一个月时间一个人盲模模的写了中国DFC 的网站基本资讯和报名工具箱,又一路搜寻很多如何把DFC 让更多内地热心教育的青年朋友知道的方法。Cherry设计了不少单张、海报,用来生动地说明如何玩DFC 和我们的各种资讯、名片等等。
寻赞助路途上
在开始推动DFC China 约两个月,Cherry 很高兴的告诉我们,她接洽到广州铁路的市场部,有机会得到对方的赞助。我们兴奋得不得了,毕竟在中国推动,成本始终是有的,而且比香港高几倍。我们发现能创造更多DFC 故事的重点是要亲身去引发孩子进行4 个步骤,我们就开始计划到一些城市去作义务演讲和工作坊。谁知好消息来得快去得快,在Cherry 和广州铁路第三次会面时,对方又因考虑到我们是新机构,而且在中国并不有名,否决了合作。
知道否决了,但我们没灰心,依旧邀请广州铁路和我们作多一个会面听我们分享多一次,这个会面足足约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更预备了我们过去在香港的所有剪报、杂志、相关场刊、DFC 计划信等等所有资料,维他又用心连系不同单位的朋友去做顾问和评审,增加我们新成立机构的认受性。请假一天上广州和这位主管见面。我们见面时一直热情的分享着,最后他好像被我们有点儿打动了。他坦白的分享着他个人是多麼的看好这个DFC 在中国的发展,但跳回广州铁路机构的立场,考虑的事情都是有很多的,最重要的是DFC China 在内地还未成为一个注册慈善机构,又未有很多的大机构、媒体支持,但他是开放一直接收我们们更多资讯,期望到一个某一个点能有合作的空间。
大公司较难支持,还有什麼办法?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内地青年组织CAPE,创办人陈露都是对社会创新的公益事情很有热情,在其中一次CAPE 发起的MEET UP 后,就主动协助在微博大力宣传我们DFC 的理念,又让我搭线联系上追梦网的杜梦杰,写下长长的DFC China 的计划信,用群众集资的形式作网上募款。在网络上期望更多人分享、回覆、转发嘛,就是要剪接多些真实故事,例如制成生动有趣的短片、图片来说明。天呀!我不懂剪接短片,又暂时没义工能帮忙,如何是好?唯有自学啦!上网看看imovie 教学,去上一些短期工作坊..慢慢地发现,只要真的有喜欢推动DFC 心态这事情去学不同新事物,又不是想像中难和复杂哦!
没想到CAPE 在微博(源地址)和我们转发的分享信,在一天内已有二百多个转发!很夸张!纵然有少数观望的、不看好的评语,但大部分都是十分支持这个新公益项目在中国推动呢!在这封信公开后,每天都有不同新朋友的来信,深圳、广州、上海、青岛、成都、南京、汕头、福建、珠海…不同背景的朋友都来信说参一脚来支持,更有几位朋友说来香港约个时间见面了解更多,看能如何更深入的帮忙,每封信都令我真的很难忘!纵然最后我们没在群众集资的形式成功网上募款,在不到一个月时间,DFC China 在内地十多个城市都有了志愿者去发起推动了!
终於到3 月,我们这一群零赞助下的青年,决定自陶腰包,到中国最少5 个城市,开展DFC 中国的工作坊。为了开展DFC 工作坊,我们更设计了一款很捧的DFC 星星行动卡,引发小孩创造更多DFC 行动的想像力,而且星星卡背后更能贴上便利贴让志愿者回信给小孩鼓励他如何行动,作为工作坊完结给孩子独一无二的DFC 纪念品!(没想到学生们看见都非常喜欢!更想多要几个走送给其他朋友!)
出发去!
记得,出发前的一晚,我12 点才完成工作回到家,很困地选着明天要放哪个DFC 故事视频好,看到一个玩了DFC 的墨西哥小孩说:“我的愿望是,希望长大后也能保持童稚的心。”
童稚的心,就是让我们相信可能性,相信梦想。2013 年3 月23 日,我和Michelle 去了深圳会合DFC 深圳区的团队开展四场DFC 工作坊,分别接触了一班来自中产家庭小孩、官立中学的初中生、城中村的留守儿童和深圳的大学生组织会议。各种孩子在工作坊的想法和反应也非常不同,给了我们很深的感受。
在工作坊哭得惨惨的小丸子
复制/赚公益钱?
推动DFC 中国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太多不认识的人问我,你们要做这麼大的梦想,是为了赚钱吗?DFC 可以如何做到赚钱?而且你这样公开DFC 的做法不怕别人把你的东西抄袭吗?
如果有人抄袭DFC 的模式给更多小孩,就算最后改了不叫DFC,我们都快乐透了!起初决定发起DFC,本来就是期望让最多的人去学懂这模式和精神,让小孩都有能力创造更多正面改变。DFC 能在全球扩散得这麼快,正是一份无私的分享精神:如何去做 – 指导!谁人拿去做 – 使用!做到的故事 – 分享!至於赚钱,我们想都没想!DFC 运动能惨透小孩的生活、一直扩散开去和自给自足就是我们最大的梦了!这是所有人的DFCDFC 中国不是我一个人拥有的项目,每一个中国朋友认识DFC 后,其实这就可以是我们共同拥有的梦想,就如我推动DFC 中国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相信这教育梦、而且一同把它梦想成真的青年参与,是他们在认识DFC 后,和我一同努力创造中国小孩的DFC 故事呢:
宋硕 DFC 青岛
“下午就是DFC 在青岛的第一次公开体验坊活动了。昨天我们一起去綵排,我跟免费支持我们活动场地的老板说,你看,一个月以前我来找你谈场地的时候身后还没有这样一群团队呢。时光倒流回想这一切激动又忐忑。推广DFC 对我本身来说,就是一个相信与改变的存在。Carrie 和我只见过一面,她就相信我可以来做青岛的DFC 推广工作;而我只是个20 岁没有组织支援的普通学生,那麼多熟识或陌生的人就因为单纯地认同DFC 的理念就聚在一起无私合作。一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可以走得这样远,是遇见了这群人让我的生活有了如此多的改变!我希望在这场design for change 的行动里,所有的人都不要缺席!”
Cathy 陈瑶DFC 成都
“2013 年1 月28 日,我第一次见到Carrie 也是第一次接触到DFC,坐在Go inside 里听着Carrie 兴奋的给我讲着她要把DFC 引入中国及她花了一年在香港推行DFC 的故事,我很感动,被一个小身躯里装着满满的正能量感动,被DFC孩子行动世界大不同的理念感动,本来以为认识DFC 只是我香港之旅的小小插曲,却没想到回到家在邮箱里看到了Carrie 发来的邀请委任信,於是DFC 正式入驻成都了。
因为DFC 在成都开始推广的较晚,加之成都地处西南地区,信息的接受会较晚於沿海地区,知道DFC 的人较少因此推广显得尤其困难。我最初的想法是采取与成都了解DFC 的公益组织或教育工作者合作的方式推广DFC。但是后来发现成都知道DFC 的人本就不多,这让DFC 在成都的推广陷入了很困难的局面,加上我人少力微、并且经验不足,所以决定找到在做公益较有经验的前辈。跟前辈的见面让我收获颇多!接下来我决定在成都组建自己的团队,又通过在微博及成都一家青年公益社交平台上发佈招募启事,不仅团队组建起来了,DFC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及关注,DFC 在成都的推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黄佳鑫 DFC 沈阳
“机缘巧合下知道了DFC 的理念,之后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Carrie。通过对DFC 和Carrie 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产生了要把DFC 到沈阳推广的想法。我之前一直想在学校组织一个公益性质的社团,但却迟迟没有方法,现在,DFC就是我的方向了!DFC 目的在引领孩子们去接近他们的梦想实现他们的梦想,我想通过我自己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让孩子们知道,心中有个梦想是多麼的重要。我不知道我们所做的会对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的未来有多大影响,但至少我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孩子们当下觉得心中的梦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触手可得的。
沈阳的推广工作刚刚起步,我就面临了很大的挑战,很多人觉得这个理念会不被大众接受,不被要求成绩的学校接受,因此组建团队产生了很大的困难。还好我的朋友们以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学长学姐们通过我的介绍,很是支持我,让我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我觉得,既然是帮孩子们实现梦想,那我也要全力以赴的守护我的梦想。我希望,梦想这个词,无论我多大年纪提起来,都会让我热泪盈眶。”
Niki 王颖杰DFC 南京
“最初在香港MaD2013 年会上结识Carrie 和她的DFC,我被DFC 的创意行动吸引,也为Carrie 的追梦行动感动。回到内地,我认真查阅了DFC 的资料,与Carrie 邮件交流,并得到她的鼓励,於是决定加入到DFC 中国的团队中。其实在接手DFC 南京的推广时,我并没有过多考虑进行这样的公益教育实践将遇到的困难。在南京第一个月初步联系时,我才切实感受到推广难度有多大。从团队组建、志愿者招募、到联系相关学校、社区、服务机构等等,接触到不少人认同DFC 的教育理念,却止於行动,也有顾及到孩子们的安全问题而婉拒。但就像Carrie 说的,start it small, but start it right!我从零到一,一小步一小步前进,不断传染给人DFC“我能行”的意念,到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朋友、老师、家长的支持,其间有太多感动,也深觉自己幸福!庆幸自己能与热心公益、关心儿童教育的朋友们一起努力,一起做有意义的事;能有机会或创造机会与认同DFC 的人一起合作;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大声喊出”YES, I CAN”。
90 后,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消费主义的一代,是一胎化下被娇惯的一代,是相对沉默的一代。DFC 南京的团队多是90 后大学生,我们都相信梦想,相信改变从我们的行动开始,从小朋友的教育做起。”
Harry 陈峰DFC 深圳
“我在深圳,看着这座城市一座座高楼从公园建起、不断扩大的马路永远赶不上新车的数量、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然而高速发展的社会,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物质生活。那为何我们还不幸福呢?回想起自己的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从书本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老师也让我们要保护环境、尊老爱幼等等,但却很少把自己的想法实践在生活中。改变世界永远是一个梦想。渐渐地,当我进入大学,人生发生了改变。
我参加了各种公益活动,让我知道世界是可以因自己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从辩论赛到出国交流再到毕业演讲,我看到自己的成长同时也更希望能把这一份正能量传播给更多朋友。幸福,是跟身边的人分享故事。遇见DFC 是一种缘分,真心希望更多的小朋友把公民意识融入到学习环境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的美好!YES, you can! Every child can !深圳正能量在行动!何为未来,便是我们今日的努力和孩子的行动!”
赵娟DFC 北京
“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梦想,只不过在梦想还未照进现实的时候,被考试和分数无情的淹没;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只不过被家长和老师忽略,只不过没有展示的机会…很庆幸在TED 的演讲中看到Kiren Bir Sethi 校长分享,感动於她把改变世界的大问题简化为孩子们可操作的四个步骤,让孩子们看到了“改变”的可能,让孩子们成为主动改变身边问题的人。第一次就被Kiren Bir Sethi 的热情感染,就决定和Carrie 努力在内地推动DFC,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孩子释放出改变的能量。
虽然内地的家长有的还没有相信孩子的能力,虽然内地的老师有的还在怀疑孩子的能力,但是我会一步一步让更多人相信并看到孩子们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文字节录於 一个脑袋一个心 – 画出你的追梦地图!>
版权为<<中国孩童创意行动协会>>所拥有
___________
Design for Change是由印度河滨学校的瑟吉校长(Kiran Bir Sethi)发起的一个鼓励儿童发挥创造力,成为change maker的非盈利项目。在她受邀于 TED分享DFC成果后,引起全球响应。2011年全球有超过二十五个国家参与,2012年共有近四十个国家投入这个项目中。
DFC China创始人Carrier在CAPE上分享她的故事,大家可以点击查看Every Child Can专栏。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3/03/dfc-to-china/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