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文颖

 

前段时间去当了次校园导游, 接待的是一大车从中国一个 沿海三线城市来的中学生。 整个暑假, 安静的校园里能见到的人大多数是游客, 而这里面又大多数是中国游客。 这些人被旅行社一车一车拉来, 在标志性的景点摆完剪刀手后,又一车一车的被拉走。 我接待的那一车中学生, 并不太在意我讲的斯坦福的故事, 也并没有对校园的建筑和风景表现出什么兴致, 一路上问我最多的问题是: 我们还要走多久才结束, 我们中午在哪里吃饭。  然而当我们到了校园里的购物中心, 这帮小孩 蜂拥而上, 拎走了20多台ipad2。 据说前一天他们在城里的时候, 一个小孩眼睛都不眨一下, 就用信用卡刷了2千多美元, 买了个LV的包, 带队的老师打电话回国给这小孩的家长汇报, 人家家长扔下句话: “我家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她)买什么”。 我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家长花了几万人民币把孩子送到美国来逛一圈的意义何在, 除了留下一沓可以回去炫耀的, 类似“到此一游”的照片和疯狂购物到的国外名牌, 还能得到什么。 当然也不能怪孩子, 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旅游的。

 

正好,最近听到了好些非主流的旅行方式, 大大小小的都写写, 不知道你听到会不会也觉得有一点新鲜和兴奋, 反正我当时是这么觉得的。

 

承成和我一样, 也是个研究生, 他在沙特念书。他说这个世界还有好多地方没有走过看过, 还有很多人和他们的生活不曾了解过, 于是决定休学半年, 去非洲旅行。 去之前, 他要先回家一趟, 而这回家的路, 就是一场欧亚大陆的穿越。他从红海岸边出发, 一路搭车,坐船,乘机, 在中东游历, 穿过伊朗,巴基斯坦, 从新疆入境。 读到他的游记中, 他和阿联酋,科威特的签证员软磨硬泡, 弄得人家哭笑不得时, 我也忍不住笑起来。 读到他企图徒步强行穿越阿联酋海关, 然后被边防警车送回去时, 我也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最近承成回到四川家中, 又和他联系上了。 我问他, 你这一路走回去, 以及之后的半年的休学旅行, 你父母没有意见么。 他说, 只要他喜欢做的, 父母都支持他。 我佩服他的勇气, 但是最羡慕的是他有支持和理解他的父母。

 

我和父母在很多地方并不能真正相互了解, 但有件事我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我独自一人去闯荡政治局势动荡的中东,或者深入到容易染上疾病和部落冲突不断非洲, 我爸妈一定会非常的担心。 记得彦硕说她第一天到美国的时候, 仅仅因为没有及时给家里打电话, 她爸担心的一夜没有入睡。 我想我要是哪天也真的一个人背个包去了中东, 我妈估计得天天失眠了。 当然即使不考虑我妈会失眠这一说, 我仍然觉得承成像江湖上一个传说。 第一, 我不敢直视我老板的眼睛,然后告诉他我要以旅行为理由休学半年。 第二, 我没有那么多钱供我路上半年的开销。 说到底,我只是一个没时间又没钱的穷学生。 但是听了下面两个故事, 你也许会和我一样觉得,前面的理由只能称其为借口。旅行是种决心和态度,和有没有钱没有关系; 至于时间, 只要你还活着, 总是有的。

 

我在黄石认识了一个中国女孩,遇到她的时候, 她骑在自行车上, 问我是不是中国人。 她说她就在附近的旅馆打工, 听人说Jenny Lake很漂亮, 就骑车去看看。 然后我们很自然就聊开了, 才知道她在国内一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 利用暑假的时间来美国打工。 像黄石这种旅游景点, 夏天这种旅游旺季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  于是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前来打工。 之后的几天, 我也在当地的超市,加油站见到了别的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年轻人, 当然也有来自美国别的州的大学生在这里打工。 这个中国女孩告诉我, 这里打工赚不了多少钱, 但是也够她在打工结束后在美国小小的游历 一番。 她说下个月回国之前她会去东部纽约那样的大城市, 也会来加州。 高中的时候, 我听郑钦卿说过她想去个欧洲的葡萄园打工, 当时觉得像个童话。 后来钦卿真的去了欧洲, 现在想来在葡萄丰收的季节, 找个葡萄园去打工应该不是个难事。 通过打工来旅行, 比花钱走马观花的旅行更合我的胃口, 因为在一个地方住下来, 同当地人一同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 才能真正了解那个地方的文化和社会。 就像在<春光咋泻>中张震演的那个一路打工去好望角的年轻人, 或者中找寻阿拉斯加的Alex。

 

我和晨晨原先并不认识, 她只是在人人网上看过我的日志。 她还在国内念本科,七月份的时候, 她当时正好在加州南部的一所研究所实习, 于是坐飞机北上, 来我这里小住了两天。 她有个本子, 上面贴满了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车票, 她说这是留给自己的纪念, 而在各地买的纪念品, 是给朋友们的礼物。 她告诉我她去年在瑞士洛桑的一所大学实习, 实习结束的时候, 她买了欧洲的火车通票, 靠着自己实习生活费的节余, 住青年旅馆, 啃面包喝白水, 一个人游历了欧洲的十多个国家。 她讲的很平静, 就好象坐公车去城里逛了趟商场一样不动声色, 却听的我热血沸汤。 之后我还真的去查了在美国有没有这种跨域各州的火车通票, 没想到还真有, 只是我从来没有听说有谁这么在美国旅行的。 我吃惊的是, 她一个小女生竟然有如此勇气在不同国家独自旅行, 后来仔细一想, 她的确是配得上如此的勇气的女生。 她告诉我她要来和我小住的时候, 我们在网上的聊天不超过5句话, 她就有勇气信任我不是个坏人, 值得她花费一张机票。 连我在这边学校的好友听到这件事后都说, “你们俩胆子都够大的。”

 

最后是我高中同学王翰的一件小事, 我去黄石前, 她叮嘱我多带驱蚊的药水, 她在山里被蚊子叮的厉害。 于是我打电话向她讨教, 才知道她刚去了Oregon的一个国家公园野营过一周, 我以为她也像我们一样是自己掏了一千多刀去的, 没想到她总共就破费了几十刀。 我急忙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她是去做志愿者去了, 在美国的国家公园, 每年总是会招募一些志愿者去修缮山里的路, 花销基本报销。 不用花钱, 山里的美景一样尽收眼底。 虽然要卖些力气, 但是玩户外的, 不管是徒步还是骑行, 那样不是在拼了命的自虐呢。

 

其实身边不用花钱的旅行方式, 只要留心去找, 总是能找到的, 关键在于你有多大的冲动走出去。 我看过一个朋友写过的日志, 觉得写得很贴切: “前两天微博上狂转一对小情侣一起辞职,10个月花4万元穿越亚洲18国的事。其实想想,现在的自己跟他们相比,有财力没有?有!有精力没有?有!有想法没有?有!但是为什么人家想到什么就去做了,而自己却没有呢?也许是因为懒得去花心思筹划这样一场逃离,也许是因为没有改变目前这种舒适生活现状的勇气”。

 

不可思议的旅行故事还没有讲完, 我也讲得有些累了。 当时我给映梅讲了这些人的故事后, 她说: “你身边这么多神奇的人, 你觉不觉得烦啊。”我也在想, 我为什么就老是在讲些传奇呢, 其实我讲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 每个人身上都有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只是在于你看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