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亲密接触——我的纽约历史文化保护工作随感
文/成美仪
作为一个文化遗产管理和历史保护的粉丝,今年暑假我有幸分别在纽约地标保护协会(New York Landmarks Conservancy),和圣·马可历史地标基金会(St.Mark’s Historic Landmark Fund)下属的社区保护中心(Neighborhood Preservation Center)学习工作,受益匪浅,借CAPE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下。
纽约地标保护协会
纽约地标管理机构闻似政府机构,也的确和纽约政府的一个下属机构——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The 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名字相似,但其实它是个地地道道的私人非营利组织。随着上个世纪中期美国公众的历史保护意识的觉醒,纽约几个志同道合的律师、建筑师、作家和城市规划师于1973年共同创办了这个协会。协会旨在通过资金和技术支持项目来保护纽约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资金支持项目主要针对历史建筑财产所有人提供低利率贷款和基金资助,并同时提供关于如何复兴历史社区的咨询服务。而技术支持项目主要是针对房产所有人、开发商和承包商提供历史建筑修复等技术的支持。除此以外,地标保护协会还积极运作一些公众项目,努力通过不同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纽约的过程中来,包括初版各种刊物书籍、举办规模较大的年度会员盛会、组织业内人士参与重要历史建筑讲解之行等等。而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发展部为每个月的历史文化专题活动找素材并撰文。
滚球公园,纽约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建立至今共279年。这里曾经见证了英美两国三百年前的纠葛。
工作中我需要去了解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并将之糅合。一开始,这让我这个没正儿八经的学过美国历史、半路出家转学到美帝的人感到颇有挑战性。对,我知道独立战争,可是这和纽约有多大关系?什么,那个全世界游客都想或者摸两下或者踹两脚的华尔街牛所在的滚球公园(Bowling Green)居然见证了美国和英国这对欢喜冤家两三个世纪前的风风雨雨?啊,原来Wall Street之所以叫 Wall Street是因为三百多年前这里真的有长长的一堵墙!纽约有不少建筑独特历史悠久的公立学校,原来是因为一百年前政府就有了庞大而复杂的公立学校建设计划……无论是宏大的战争叙事还是渺小的趣闻轶事都让我大开眼界,也对纽约这个城市和里面星罗棋布的建筑充满了好奇与敬意。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我只读了万分之一卷书,但当我在工作之余穿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找到我读过的地方的时候,脑中那些还没有干透的墨迹就立刻鲜活了起来。在这样的工作和旅行中,我开始触摸到一个城市的厚度。
James Watson House,1793年建立,在纽约曼哈顿岛的最南端。这一带是纽约历史最悠久的地区。纽约的历史建筑都有一块甚至几块铜匾或石碑来介绍他们的历史。
协会的工作氛围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作为坐落在曼哈顿南端金融区的整栋写字楼中唯一的非营利组织,协会工作人员的便装时常与其他西装革履的商务身影形成鲜明对比,上班时间也充满弹性,夏天甚至一周只上四天班,这一切都另类而有趣。但在工作态度上,协会可是毫不懈怠,即便是我所做的文化专题的初稿,也要反复修改润色,核对历史事实和数据细节,最后还需要通过董事会里的建筑师对建筑知识的审核和补充,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
这个暑假在纽约地标保护协会工作的三位实习生,左上来自意大利,右上来自英国,右下为作者。(照片出自纽约地标保护协会)
四十年过去了,协会的在纽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全国也逐渐为人所知。也许是因为祖上就“根正苗红”的缘故,协会始终有一批批身为建筑师、律师、设计师等等的事业有成人脉通达的董事会成员,也因此在资金支持项目上比许多同类的非营利组织要出手大方,信息平台也更加高。
位于曼哈顿岛东村的圣·马可教堂,右前方的办公楼即为社区保护中心的办公地点。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学习工作的另一个地方——社区保护中心。如果说纽约地标保护协会是自上而下地施力做功,那么社区保护中心和它所代表的那一类草根非营利组织就是自下而上地施力。社区保护中心坐落在曼哈顿岛上以音乐艺术和嬉皮文化闻名的东村(East Village),由几个致力于历史保护的草根组织在十年前成立。中心和社区结合得非常紧密,有不少关心社区保护的居民或组织将自己的邮件收发地址定为社区保护中心的地址,经常来中心查查资料、了解最新的动态。中心所在的小楼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孵化器,四层楼的十几个房间里有四五家小型非营利组织,包括格林威治村历史保护协会(Greenwich Village Society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历史街区理事会(Historic District Council)等。社区保护中心的功能有三个,一个是资料库和图书馆的功能,中心将纽约所有的地标认证报告(Landmark Designation Report)收录在案,连同其他资料和书籍一起免费提供给公众使用;第二个是为社区保护组织、历史文化保护组织提供会议和办公场所;第三个是通过组织活动来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的工作集中在第三方面,通过做研究和撰文来策划编排一年一度的历史文化寻宝游戏,今年主要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村历史为背景。因为与另一份工作在性质方面相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纽约市听证会期间人们集会抗议纽约大学的2031年扩张计划。(照片出自格林威治村历史保护协会)
同时在两个非营利组织工作学习,一个相对高端,一个相对草根,在短短的两个月里,我感受到一些有趣的差异。纽约地标保护协会四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地运营各种项目,同时在相关领域也保持良好人脉,时常需要和政界打交道。而社区保护中心和格林威治村历史保护协会这一类的小型草根非营利组织就需要在舆论方面下最大的功夫,有点基层群众上访的感觉。比如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纽约大学扩建计划,纽约地标保护协会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口水战,而格林威治村历史保护协会则前赴后继地一次次组织“访民”参与市听证会、打电话发邮件给市议员,举行游行集会进行抗议等等。另一方面,社区保护中心的工作氛围又更加随和、亲切,几个组织之间的互动很好。
北京前不久被拆除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照片出自文汇网)
总的来说,在历史保护和文化遗产管理方面,无论是哪一种非营利组织,都体现出美国的民间力量之强大。我时常感慨资源分布的不公平,纽约才三百多年历史,许多人却非常珍惜那些老建筑和历史街区,并且为全纽约只有2%的建筑得到了地标认证身份(类似于被列为我们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而奔走呼吁,要知道国内的同类城市可能连2‰都没有。美国才五百来年历史,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反省却长达一百五十年,全民的觉醒也有半个世纪。而我们拥有几千年历史和不少掘地三尺尽是宝的古都,却在今天依然不够重视自己的历史文化。前一段时间北京还鲁莽地拆除了梁思成这个文化遗产保护先驱的故居,又荒谬地决定在原址重建,“以示惩罚”。这种反差不能不让人痛心,也值得我们不断反思。
北京前不久被强拆之后“原地复建”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照片出自中国新闻周刊)
行笔至此,我又想到了最近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有一位古建筑发烧友长期走访散落在山西乡间的各种古建筑,并将他所得到的第一手田野资料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公之于众。在极力呼吁民间人力和资本进驻到文物保护领域的同时,他还和微博名人薛蛮子共同合作开办了一次参与门槛为零的、报名交钱即可参加的“山西古建抢救之旅”。此行一经推出,微博上活跃的文物保护业内人士就展开了唇枪舌剑。有人认为这种行为能够带动民间的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因此倍加推崇;而也有许多人痛斥这种不负责任的田野信息披露行为,担忧它将对文物产生的破坏以及背后的私人经济利益驱动因素。
饱受争议的“山西古建抢救之旅”。(照片出自新浪微博,随行者@原书林6月17日的微博)
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保护力量的崛起,让人欣慰,但也可以看出潜在的弊端。古建筑保护和文化遗产管理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的,如果输入的民间力量没有好的私人或政府机构来输出,源源不断的流水没有法律的堤岸来引导,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在这一点上,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能够很好地将民间力量与自身的专业优势相结合,发挥积极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
举一个例子,纽约五大区之一的布鲁克林(Brooklyn)区有一栋两百二十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曾经是一个高中(Erasmus Hall High School)的教学楼,而随着新教学楼的建立,人们对这个老房子逐渐失去重视,十几年前不蔽风雨的它被正式清空,而后更加残破不堪。因为是公立高中的房子,所以是教育部的财产,而教育部定期的教学建筑检查报告认为它的质量已经低于教学楼的使用标准了,不能再用来上课,所以拒绝提供资金进行维修。于是在2010年初,这个高中的校友以校友会的名义联系上了纽约地标保护协会,希望协会能伸出援手。那么协会如何操作呢?协会首先向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和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等机构申请基金资助(Grants),然后用申请到的资金来雇佣建筑公司对老房子进行检查,出一份详细的建筑报告,并对后续维修花费进行预估。
预估数目不小,将近两百五十万美元,于是协会继续向其他基金会申请基金资助,但只够补一个零头,这时协会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布鲁克林区主席(Borough President)申请资助。区政府除了有资源以外,还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换平台,在会晤中区主席灵光一闪,想到本区有一个叫加勒比-美国工业商会的非营利性组织(Caribbean-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正在寻找新的办公地点,何不为大家牵线搭桥?于是经过耗时一年的多方协商(涉及协会、校友会、教育部、商会,以及好几个政府机构),区政府同意为纽约地标保护协会的这个历史建筑维修项目提供资金,老房子得到了很好地保护,而修缮后的建筑将提供给商会使用。
Erasmus Hall Academy 维修前的状况。(照片出自纽约时报摄影师Piotr Redlinski)
虽然这个例子与国内的情况有一些差异,比如没有强拆、盗墓和贩卖文物的压力,但仍然有启示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是在政府的盲区成为民间力量的代理机构,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具专业性的平台,他们在申请资金和技术操作上更有经验和优势,也更具有推动政府作为的力量。随着国内非营利性组织生存大环境的改善,相信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力量能够被更好地引导,发挥更大的作用。
短短两个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见闻让我受益匪浅,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随感,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本人非科班出身,文中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指正,不胜感激!
文字备注:
1. 纽约地标保护协会(New York Landmarks Conservancy)
2. 圣·马可历史地标基金会 (St.Mark’s Historic Landmark Fund)
www.smhlf.org
3. 社区保护中心 (Neighborhood Preservation Center)
www.neighborhoodpreservationcenter.org
4. 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 (The 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
www.nyc.gov/html/lpc/html/home/home.shtml
5.格林威治村历史保护协会 (The Greenwich Village Society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
6. 历史街区理事会 (Historic District Council)
**
**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2/08/the-new-york-historical-and-cultural-protection/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