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台湾-过程是最好的奖励(三)
文/吴毅
十、老师与课程
作为交换学生来台学习,除了在入台手续办理上有较为便捷的政策待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有相当的特殊政策照顾。就拿选课来说,综合性大学的抢课是拼死人不偿命的,除了靠人品,还得靠人品。对交换生而言,选课则有非常大的自由度。全校大学部的所有课程,交换生都可以进行选择,没有学分限制,没有科系限制,并且我们选课的名额是在选课名单之外。换言之,只要我们想选,没有选不上的课。也正是因为选课政策的照顾,我们可以选择那些最最热门的专业课,学程课抑或通识教育课。
通过FACEBOOK上面的选课讨论小组,我有幸在师大选修各类热门的大学部课程。印象深刻的主要有:旅行文学,艺术鉴赏与视觉文化,品牌与消费者市场,历史、真相与影像,以及媒介文化。尽管选修的课程口碑优良,但在开学第一天,就给我留下“极差”的印象。印象差并不是指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是各种各样的“迟到现象”。
这一学期我一共选修九门课程,仅在开学首周,除了一门课老师没有迟到,其余课程老师均迟到30分钟左右。当然,除了老师迟到,学生也不甘示弱,这一学期以来的全部课程,没有一节是学生全勤的。直至期中,才获悉倘若老师迟到15分钟以上,学生则有权利罢课。不过老师迟到也仅属个例,毕竟有一些文创学程的老师除了教学安排外,在其他单位也有自己的职务。
“课堂吃饭现象”是仅次于“迟到现象”的第二个症结。不过这一现象,却得到各科老师的准许。究其原因应归结于师大日间课程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有时中午12点及晚上6点30都安排有课。而一直以来,我也只是针对极个别人上课吃巨重口味的卤味,咖喱饭,卤蛋等宣泄一些不满与愤恨。
整体来说,师大的师资水平确实很高。其间所谓的高不仅是指老师的学历资质,更多的,应属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风趣的知识表达。客观地说,也许是因为我所选择的课程都是一些热门课程,所以会让我形成每个老师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假象”。但在询问其他交换学生后,发觉大家大都认同师大老师的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确较大陆高校的老师高。其间不乏有“我们都是外贸协会,不过我们万不可以貌取人,但貌一定要可取”;“龟头和舌头,两头选一头,你要选哪头”等很黄很暴力的经典桥段。印象深刻的还有老师们对于每一次作业的细心批改,例如媒介文化的老师仅在一次期中报告中,就按课题的分析曲径,分析意涵,改善建议,其他优点这四个面向打分,每个面向的分数更是细致到0.5分。
尽管教学质量优良,师大老师的“教学地位”并不与其优秀的教学品质成正比。一学期下来,我一直觉得在台湾老师们的地位似乎比较低。这所谓的“低”并不是指薪资水平,而是觉得老师这个职业似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记得一门通识课程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调侃到“其实我们不是干教育行业的,我们是干服务业的。我们每天起床第一件要想的事就是如何取悦在场的各位……”
也许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在我看来却显得那么的心酸。
十一、Facebook
“内地很多人都羡慕墙外可以用FB,可以无限自由的点击世界。但说实话,同样作为社交网络,FB的内容含金量远远不及人人网。有位台湾学长天天泡人人,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幸福的台湾人民没有高墙有FB,干嘛还跑来玩人人。他说,FB实在太没内容了。
事实的确如此,我在FB上发的照片会有很多人按赞,说“好酷哦~”但是发的文章很少有人看,转载的一些思想性的东西常常是连个赞的都没有。我在FB上很少看到有人发文章,大部分是发状态打卡签到,我一页拉下去看到的几乎都是:“我和XX一起在XX吃了什么”“XX今天笑死我了,他干了很XX的事情”。附加一张几个人45度角仰拍的大头照。然后这条状态下面就会显示:XX个人说赞。然后一排的留言:哦!真假?!好酷哦!
我在FB上看到的稍微有料一点的东西基本上是人人里前段时间已经过气的内容,点开后是截了一半的东西,想看下文必须要你按赞,通知你所有朋友:“我在看这个东西哦~很有趣!”然后才会显示下文。而且一个版面里一半是广告。”
——蔡博艺 淡江大学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初到NTNU的时候,目睹了一场由一句话所引发的骂战。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有一个同期的大陆来台交换学生(具体的学校就不公开指出,但是一所985、211高校),来台不久,在他的FB上曾经出现过这么一段话:在中国大陆,我们只有Face,没有Book。最初的争论在于,怎么能说咱国人只要脸面不要学识。抛开谈论这句话的背后有无折射其他含义,但单就Face与Book,我们是否又能够拿捏得当?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其实也很无奈。网络世界其实就像个围城,对于大陆同胞来说,总是会记挂着、幻化着墙的外面会是一个多么精彩纷繁的世界。但倘若真让你到墙的外头走一走,逛一逛,是否又真如你最初所愿?我们常常抱怨网络的控制与监管,我们时常哀嚎墙内的我们接触不到敏感词,连接不上Facebook,欣赏不了Youtube。要知道,维基百科万不是你生活的必须,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你赖以生存的王道。我想有时候我们所希冀的,或许是那一份神秘;我们所追寻的,也许是那一种朦胧;我们所享受的,兴许是那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心态。
Facebook于我是陌生的。有别于人人网的频繁使用,面对FB,我却显得无从下手。无论是界面设计还是日常的互动留言,第一次使用总是觉得设计不合理,操作不便利。但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适应,发现脸书上还是有很多便捷的功能值得大陆的SNS网站借鉴与学习。诚实的说,最初的校内网是“完全借鉴”脸书的,但在后期的发展与拓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差异化运营。人人网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因此在本土化的发展上,它的设计更适合国人的使用习惯。而考虑到全球市场,FB则更加强调使用的便捷性无国界性,其中的“赞”的设计就是这一理念的很好诠释。
在台湾,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与小组讨论活动,大多使用脸书上的“小组”功能,不仅可以交换各自的意见,还能够传输备份文件。各类的文娱行销活动也乐于利用FB进行线上线下的宣传互动。印象很深的是,尽管在人人网上常常看到各类的抽奖活动,但真正能够得到眷顾的却鲜有其人。FB在这方面,倒显得更为直接与实际。秉承“先到先得”的原则,周遭的很多同学都通过FB上的各类抽奖、抢票活动,拿到各类演唱会的免费入场券。
而在本土化方面,人人网则做得更为深入、细致。单单就“访问人数”的设置,就是本土化集大成的表现。起初我很好奇在FB上,应该通过哪一数据量化该FB的火热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赞”的数量是一大指标。所以,常常就会听到交换的同学哀叹,按赞按到胃酸。而人人网在这方面则设计得更为人性,“访问量”这一指标完全契合国人“爱比较,乐人气,喜出位”的心理状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使得个人主页的访问人气能够跻身校园之星的行列,各种各样的“冲人气,爆访问”的方法总是层出不穷。
十二、岛内生活、岛内新闻
“比起外界,台湾同学更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朋友过生日,是很多人的头等大事,他们会去拉路人拍VCR表达对自己朋友的祝福。通宵做很大的生日牌,一张一张的剪贴照片,把牌子贴的满满当当。提前好几个礼拜策划生日PARTY。他们会很用心的经营自己的生活,读好自己的书,玩好自己的乐,对朋友掏心掏肺,让人感觉真诚的没有办法拒绝。但是,他们很少去关心外界。
这当然也和台湾的媒体有关系。台湾的电视新闻里大多都是岛内的民生新闻,偶尔穿插大陆和国际新闻。民生新闻里,大到选举,小到市井都会播报。而这些新闻的细微程度是很令人吃惊的,我曾看到过一只小猫被卡在灯箱上下不来的“新闻”被反复报道了好几轮,而等了半天国际新闻则少得可怜。我本来以为是时段和频道的问题,但是我在任何时段都一直没找到我需要的频道。
当打开台湾人常用的门户网站雅虎奇摩时,你会发现,首页的新闻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块豆腐干。大部分版面都是购物、美容和各种广告。
台湾没有墙,其实只要有心,就可以找到很多内地没有的咨询,但是很多台湾的同学除非写报告找资料的时候,否则都不会去碰。”
——蔡博艺 淡江大学
用心,我觉得是对于台湾学生的一个很好诠释。而这两个字,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课业活动,同样也会表现在他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常常会在课间时间,看到个别同学,悄悄地为班级里某一同学收集生日祝福。有简单的祝福卡片,有幽默的简笔绘画,有俗套的礼物购置金分派,更有夸张的恶作剧轰炸。有时候为了一场新学期的宿营活动,他们会细致筹划一个暑假;有时候为了一次单纯的博物馆参观,他们同样也会争论耗费一整个下午。也许,在你第一次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参与他们设计的游戏时,会觉得一切的一切显得多么得幼稚与不堪。但待你细细品味一番后,会发现原来开心是很纯粹的,而这番的纯粹显得如此得美好。可惜的是,我们所期冀的那一份纯粹,也许只能在这座宝岛上体会。
台湾学生会读好自己的书,玩好自己的音乐,却很少关心外界。至少对于大陆而言,是这样的。事实上,我们对于他们的了解,要比他们对于我们的了解要多的多的多的多。尽管他们没有所谓的“墙”的屏障,没有所谓的“权”的隔阂,在他们生活中,却很少驻足关心与他们的生活有些许距离的议题。他们知道北京,知道上海,但除此之外,他们对于对面的那片土地的认知少之又少。
岛内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电视台,中天、三立、东森、台视、中视、TVBS……然而倘若你留心观察,岛内的大多电视节目要么聚焦岛内新闻,要么充斥娱乐八卦,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很好奇为什么苹果日报每天都有关于“强奸,霸凌”的民生新闻,而此时大陆新闻与国际新闻则往往扮演“餐前一乐”、“睡前一乐”的角色。当我们觉得所谓的“意识形态”世界已经渐渐远去与淡化时,岛内媒体对于社会主义、专制强权的敏感神经却持续紧绷,高度关注。短短的一则有关于湖南卫视新一届“快乐女生”比赛需要缩短比赛时间的新闻,就被隐射成在大陆通过大众选秀方式所激发的公民投票热潮即将被打压,人民基本权利得不到满足。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惊讶于他们是否在恐慌,恐慌大批涌入宝岛的大陆人潮在将宝岛摧残殆尽的同时亦会将他们同化。
而现实或许是,他们对于日渐崛起的中国大陆缺乏自信,他们对于日趋衰弱的自身竞争力缺乏信心。常常在想,尽管我们的言论、新闻、出版在某些方面显得并不是那么地自由,但请别低估抑或忽视我们日益强大的民众判断力。当我们的心态宽广到拥有足够的耐心去包容外界对于我们的冷嘲热讽时,我想我们应该义正言辞地告诉自己: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而那时的我们,正应如《看天下》杂志所言:不要把你的世界让给你鄙视的人,更不要说与他们同流合污。
十三、孤岛
“我们每个人,每群人,都有成为孤岛的可能性。但是要不要成为孤岛,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外部条件,而是取决于自身因素。就像种子被压制于瓦砾尘土之间,但只要有向上的动力,自己渴望破土而出,终有一天,你会长到你想要的高度。到那时,墙的高低,甚至有没有墙,都不再重要,因为你长得已经比墙高了许多。”
——蔡博艺 淡江大学
“其实台湾人普遍在其内心深处有着复杂的身份认同感,“小时候在台湾被叫外省人,不会说台语会被排挤。在新加坡念书时被叫台湾仔,在美国我是Chinese,在内地变成台胞。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知道我究竟属于哪里。我纳闷的是为甚么我不能同时热爱两地。我真的没有政治立场,有政治立场就不会敢写出这些东西。我写的不是政治,我写的,是我的乡愁…”这是朱孝天在其微博上的一句话,十分典型的反应出他们复杂而矛盾的身份冲突。这是这整整一代台湾人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仲筱竹 台湾清华大学
还记得在艺术鉴赏与视觉文化这门课程中,曾有这么一节课要求我们品析台湾艺术家姚瑞中的作品《恨缠绵》。我想那应该是我第一次接触台湾的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构图其实很简单,一座孤岛,四面环山环水,岛上有一个古人依偎着一棵老树。而可惜的是,我并不是一个艺术家,同时更不想伪装成一个歌颂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我想我是片面的。而那个当下的我,甚至会片面到仅仅着眼于其中的某一点。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的视线仅是停留在了标题,更确切的说,仅仅看到了那个“恨”字。
常常在想,每当我们搬出所谓的“认同”所谓的“包容”,所谓的“统一”以及所谓的“同根生”时,可曾想过,在我们所认可的“理所当然”背后,是哪种动力驱使着对方通盘接受我们的要求。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而追溯历史,我们又给予了对岸的同胞什么?大清王朝,面对蛮荒之地,我们赠予了“抛弃”;民国时期,直面大局已定,我们定义为“临时窝聚”。每当我们叫嚣着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我们是否扪心自问,曾几何时,当你拥有脚下的那片土地时,可有好好待它?还记得方文山在一次座谈讨论中谈及参观北京老胡同的感受“我很喜欢北京老胡同,四合院的那种建筑美,可是很奇怪,我穿梭在北京的胡同巷弄中并没有家乡的感觉。相反,当我去日本游玩时,走在狭长的行人过道,有一种别样的熟悉。”尽管当时听到这么一番感慨,有些愤懑,有些不以为然,可事后想想,更多的也许应该是理解与同情。一直以来,复杂而矛盾的身份认同是整整一代台湾人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对于台湾的新一代来说,在这个相对安定且又富裕的小岛上成长,他们对于历史的认知没有父辈那般强烈,他们对于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体验没有对岸同胞来的深刻。生活在这个安逸的小岛上,对于他们而言,或许更是一种局限。
后记
我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我确信“日久生情”。
倘若你爱上了一个地方,我想真正的不舍会体悟在你抵达另一个地方之后。还记得半年前,当飞机逐渐降落在桃园机场,透过玻璃窗看到一片片低洼的稻田,心想我这是来到了一个什么鬼地方!眼前的台北,是一个跟我想象中天差地别的一个地方。而半年后,当我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当我呼吸着眼下的空气,当我企盼着一次天晴,当我愤愤地谴责糟糕的交通秩序时,我想,我对于台湾似乎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愫。
2011,我收获了什么?
2012,等待我的又是什么?
当我回首过往,憧憬未来时。
简单地告诉自己:怀揣感恩,用力生活,用心经历。
更多阅读:行走台湾-过程是最好的奖励(一)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2/06/walk-in-taiwan-3/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