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辰

 

尚未去台湾的时候,从网路上,看到妖怪村,觉得,嘛,不过是一个人造的牵强之地罢了,第一站,溪头,当晚便去妖怪村探访,不是为了观光,而是要去那里的便利店。结果,在周游一圈结束之后,慨叹,唔,明明只是个人造的牵强之地,何以竟如此浑然呢?这之后设想了在北京郊区复制这样一座妖怪村的可能性。无论如何设想,结果都是:那怕是不伦不类。

夜游妖怪村,最大的特征是灯笼。夜间明晃晃的灯笼。不消说,这里的建筑、装置、名称,都具日式色彩。

但那却是很细腻的日式。并非画虎类犬,而是精雕细琢。是为了取悦游客,但并非将游客当作大脑缺失。

在灯笼下头,我们见到几个台湾妹纸,讲软绵绵的台式国语。她们也在灯笼下头合影留念。

我想,那么这里应当是面对台湾本地的游览项目了吧。大约台湾的游客不那么好糊弄,所以,必须精细。

村子里头的标牌,小店的主打创意,特色纪念品,无不与妖怪相关。说罗嗦也罗嗦,但不觉得厌烦。

他们各司其职,没有混杂,没有争抢。或者说,让人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完整村落,而不是许多店铺。

然而,夜间毕竟还是冷清了些。有些店铺已经关门,只剩下雕塑,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后来,下午,我们再度光临,于是感受到了全然不同的热闹氛围。这里的妖怪,竟也变得夜伏昼出。

村边,即是草木横行的绿色屏障。走在路上,自会吸入充分的芬多精,令人感觉清爽,不似城市的喧嚣。

安静些的时候,还有蛙鸣,夜鹰或者鸮,螽斯之属。山林自身已足够清幽,加之人为的热闹,却相得益彰。

白天的妖怪村。犬神在龛里头,被硬币供奉着,身边挂满期待的纸条。四周游客熙熙攘攘。

那不过是比邻森林游览区和公车站的一些房屋和摊位而已,却经营得有滋有味。

夜间见不到的,白天可以看到些许物产,山间的野芹,或者是樟木的雕琢品。蔬菜瓜果,干鲜特产。

但蔬菜自是蔬菜,何以画上脸孔,搞得如同万圣节,我想,那便是妖怪村的强大之处。精心,源于细节。

正值新笋上市的时节,无法带回家去固然遗憾,但每晚能够以相当便宜的价格吃到各种笋的烹制。

作为在不产竹子的地区成长起来的倒霉孩子,曾经吃到的笋都是干瘪无味的,所以在这里,每餐都会撑。

临走时,终于买了些许纪念品,比如妖怪邮筒。这里的店家也大都精神饱满,热情洋溢。

某家香木店,自知我们不打算购买任何产品,店主依旧削下一块香樟,送给我们。那樟木,至今尤香。

我想,这就是区别所在。大凡安心工作,便可获得相应的回报,无论是销售店员,还是老板。

因此人人安居乐业,老板开发新产品,店员善待顾客。就这么一种模式,大约,在大陆,是学不来的。

糕点店。总有包装特异的食物,以及,几次路过,总见到特色面包的招牌,终于决定,要买一只。

咬人荨麻 Urtica thunbergiana 荨麻科 荨麻属

那面包要从咬人猫说起。咬人猫,便是咬人荨麻,凶横的植物。我曾不慎落入其间来着,惨不忍睹。

被咬人猫咬了,我说,要复仇,要吃这里的特色面包。咬人猫面包。不知是谁的创意,竟大受好评。

那面包并非轻易能够买到的。每天出锅两炉。每人限买两只,售完为止。想起台湾的吆喝:要买要快哦!

临走那一天,赶在面包出炉前二十分钟,发现队伍已有相当长度。排队,等候,买面包。

之后回头看,大约后面再有三五个人,面包便卖个精光了。就这么一种面包。不花一点心思,怕是吃不到。

说来,我对面包是没有太多爱心的。不喜欢那样干涩的口感。但因了是咬人猫,终究和植物有关,还是吃了。

 

拿在手里的感觉,首先是略有上当之嫌,因为严格来讲,那并非是用咬人荨麻制作的,只是贴了片荨麻叶,但一口咬下去,那里头,竟然有丰富的内涵,肉与甜酱,馅儿格外鲜嫩,一改我对面包的印象,因此,终究不辜负我排了那么久的队伍。况且,排队时,看到台湾民众的自觉性,没有拥挤,没有抱怨。

 

我想,这也是妖怪村存在的根本。这里是台湾,而非大陆,大约人们需要切换到不同的思考模式。

 

惟其如此,妖怪村这种存在,在台湾才能够绵延下去,而搬到大陆,怕终究变得怪模怪样,呜呼哀哉。

 

 

注:本文作者王辰是一名科普作家,生态摄影师,第四届青年壮游家大募集的优胜者,他的旅行计划主题为《 奇異野花約會之旅》,本文乃其中的一篇,源地址,更多可访问其博客,对台湾生态保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他的微博@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