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走进西安
文/吴孟霖
虽然这只是短短几天的邂逅,却彷彿走入了时光隧道,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来到高楼大厦林立的二十一世纪,这是西安,一个充满历史及人文风采的地方。它是我第三个认识的大陆城市,也是最想驻足的一个古都。
西安,古称长安,拥有六千多年城市历史,和罗马、雅典、开罗并称世界四大古都。在中国,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的璀璨文化,无人可比,加上近几十年来兵马俑的发现,让世界各地旅客趋之若鶩,纷纷前往西安临潼参观,也使这座古都声名大噪,再现往日风采。
在还没来到西安之前,对于这里的印象,总觉得充满许多唐代古迹,是个历史课本会提到的地方。又听说京都有小长安之美称(笔者以前去过京都),所以想说西安应该和京都风情有点像。不过,一到饭店,就觉得自己错了,到处都是媲美台北东区的高楼大厦,每栋楼至少二十层楼以上,原来,那一区是西安高新技术园区,是西安政府特别规划的一区,并非整座城市皆如此。
不过,我想一定有一些地方,和我的印象雷同,一定有历史的蛛丝马跡,值得我们去挖掘。
首先,我推荐西安古城墙。西安古城墙修筑于明朝,是当今中国保留最完整的城墙建筑。城墙是西安的「一环」,每个街区都呈现四四方方的规划,只要看太阳的位置,就可分辨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所以向当地人问路,绝对不会听到「向左走、向右走」,而是「向东走、向西走」,而城墙围住的区域即为城内,外围一圈围起来称为「一环」,目前还有「二环」。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城内的建筑物不得高过城墙高度。「按照规划,在钟楼放射城市轴线:东西南北主轴线视域控制道路红线以外30米建筑物内檐高不得超过9米,屋顶突出物不得超过16米且不得大于30米内之建筑1/5;在城墙内侧顺城巷:视域控制邻接城墙150米范围内,建筑物檐高不得超过9米,屋顶突出物不得超过16米」引用自《华尔街电讯》。这些规定,主要都是为了让古迹价值更为突出,也增进整体市容美观。
我站在城墙上,一左一右,彷彿两个世界。城墙外,高楼林立,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将建筑物点缀得闪闪发亮,而城墙内的仿唐建筑,彷彿顿时回到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夕阳西下,余晖照亮整个古都,城墙上的游客拉长了身影,穿越古今,正走在时空的交界线上。
对我而言,旅行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体会,感受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带给当地人的热情及活力。有文化内涵的地方,不用刻意找寻,随处即可见到藏在背后的故事,而西安,就是最好的例子。
走进城门内,我们搭车前往钟楼,仰望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迹。钟楼后方是西安着名的「回民街」,里面可以尝到各式各样小吃,其中较有名气的是「贾三灌汤包」和「老孙家羊肉泡模」。不过当地人偷偷告诉我,真正好吃的还是在某某巷弄内,那才是真正的美味,可惜要有人带路才知道了。
回民街就像是越夜越美丽的夜市,灯火通明,四处都可听到此起彼落的叫卖声。为了体验在地美味,我们张大眼睛,看看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回民街顾名思义是回民聚集的地方,所以回食是基本特色,不过还是有很多果干、红枣、核桃等名产。在老板娘亲切的招呼下,我们试吃了不少特产,荷包自然也失血不少。
西安市内其他着名的景点,例如大雁塔、兴庆宫公园都是假日游客游玩的地方。随处可见几百年以上的估计,是西安人得天独厚的资产,不知道在这些历史氛围薰陶下,市民们是否会更加「古色古香」呢?至少这是祖先留下来的文化,也是珍贵的历史写照。
走到城外,往更远的临潼区前进,这裡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马俑的所在地,也是「西安事变」的发源地。其他如骊山、唐朝华清池、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场景也都在此。走一趟临潼,就像走进歷史般,以前课本上提到的一切,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我们跟着旅行团走,「三分看、七分听」,这是导游的要求。她说来西安绝对不是只有拍照,而是要深入了解这些历史,才能不虚此行。听着导游娓娓道来兵马俑发现的纪录,以及考古学家如何还原秦代容貌。华清池内动人的爱情故事,长恨歌的场景,也从导游的口中,生动活泼的呈现出来。古人说:「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来到西安,中国历史尽收眼底,还能够跟朋友分享亲眼见证的史实。
一趟西安,百种风情,人文、美食、历史、现代,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展现地淋漓尽致,这里没有紧张的气氛,没有强烈商业化的气息,只有缓慢的步调,和历史的见证者。或许我认识西安还不够深,只能从简单的表面上略知一二,但这几天的相识,已经收获不少。写文章的人,总是喜欢在旅途中留下些纪录,当我们读完千古文人不朽的风采时,再来走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为何而写,你我都将会懂…
- 原文作者:CAPE
- 原文链接:http://www.capechina.org/2012/04/close-to-xian/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